部分肾病朋友或是担心西药的副作用,或是想精简药物,打算弃掉西药、单纯用中药治疗。
单纯中药治肾病,可行吗?
慢性肾脏病,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都没有特效药。为了取得最佳疗效,很多肾病需要中药+西药联用。
而单纯中药,对一部分肾病是可行的,比如:
1. 肾炎综合征
主要表现:血尿和(或)蛋白尿,且蛋白尿不算大量(低于3.5克/24小时),一般不伴有重度水肿、心衰、急性肾衰竭等急症。

从病理上来讲,肾炎综合征包括IgA肾病、低风险的膜性肾病,以及一部分的系膜增生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肾病(系膜毛细血管性肾病)等等。
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蛋白尿的病因是脾肺肾虚弱,血尿的病因是受到了风邪、热邪和瘀血的侵扰。使用中医药恢复肾脏的升清降浊功能及肾脏封藏功能,则蛋白尿消失;将毒邪排出体外,脉络修复,气血运行通畅,则血尿消失。
蛋白尿和血尿得到了控制,肾炎综合征就会逐步好转。
2. 硬化性病变
主要表现:病理表现以肾小球的节段硬化或全球硬化为主,少见增生性病变。

硬化性病变一般不伴有明显的免疫炎症,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效果不佳,使用RAS阻滞剂效果又不达标。
从传统医学上讲,此类硬化性病变属于痰浊雍滞,需要中医药活血通络化瘀,改善蛋白尿和肾功能。
3. 间质性肾炎
主要表现:肾小管、肾间质受损,肾小球受损较轻或未受损,患者常伴有夜尿增多、肾功能减退。

肾小管间质性疾病,与血尿,至今仍是西药的2大“盲区”,无药可用——有症状就纠正症状,无症状则只能等:1.等病情恶化、出现症状,则纠正症状;2.等患者自愈。
中医药抗氧化、活血、促进微循环,可改善肾间质微血管缺氧,起到保护肾小管间质的作用。
4. 早期肾衰竭
主要表现:肌酐在高限附近或轻度升高,一般为100、200左右,肾小球滤过率高于45。

肾功能衰竭在早期时,并发症不明显或是没有并发症,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如果患者不伴有大量蛋白尿,则一般不必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可以使用中医药控制免疫炎症、改善肾功能。
总之,一些中医药擅长的、不伴有急症的、西药是“凑合着治”或是无西药可用的肾病类型,可以使用纯中药治疗。
另一些肾病则不可以用纯中药:多数大量蛋白尿、新月体形成、重度增生和炎细胞浸润等等,他们的肾脏往往正在承受着猛烈的免疫攻击,不用强力的西药就可能短时间内进展至肾衰竭和尿毒症。也有一些继发性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引起的肾损害,肾脏损伤固然可以用纯中药治疗,但血糖、血压仍需要西药控制。这些患者,找一个中医和西医都擅长的医疗团队、两头不耽误,是更好的选择。
肾友们若还有肾脏病问题,可点击→肾出问题了,找“健康一站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