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关于肌酐的问题,许多肾病患者不明白,问主管大夫,大夫也拿不准这个肌酐,就找我的微信进行咨询。
其实看肾功能,至今仍是肾内科的一个难点。

有肾友说,你们肾科大夫怎么可能不会看肾功能?这肌酐是多少我都会看。
当然,粗略地评估一下肾功能进展是轻是重很容易,看一眼肌酐就可以了;但若是要诊断肾功能分期、依照不同的肾功能阶段来增减药物剂量,就对肾功能的检验精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看肌酐往往无法满足要求。
半个世纪之前,我们对肾功能检验的精度要求更低,当时看尿素氮就可以下判断。结果经常发生误诊误治,控制不好肾功能。
如今我们检验肌酐,比尿素氮更准一点,但仍然面临困惑,时常让肾科大夫不知该如何诊治为好。
举个例子:
肌酐参考值是95以下,一位蛋白尿患者上次检查是90,这次是100,下次是95,那这位患者的肌酐到底高不高?要不要按照已进展到肾衰来对待?
另一位患者肌酐200,提示中度肾衰,可超声显示肾脏严重缩小,重度肾衰禁用的药物还能否再用?
这些问题,许多肾病患者甚至医生也拿不准,因为欠缺一种精准而又方便的肾功能检验方式。

如何检验肾功能才准确?
各种肾功能检验方式,准确度由低到高一般排序如下:
1.尿素氮
不够准确,有时失灵。过去常用,现在已经退居二线。要注意的是尿素氮毒性较大,太高了会损害神经系统,要控制到40以下。
2.肌酐
目前评估肾功能最常用的指标,检验方便。准确度一般,比尿素氮更准,但会受到饮食、运动、肌肉含量的影响,个体差异较大。
3.胱抑素C
体内产生恒定,仅由肾脏排泄,不受饮食和活动影响,比肌酐准确。
胱抑素C还有一个作用,可用来做口服蛋白质负荷试验的指标,评估「肾功能储备」——通俗来讲,就是肾脏的“抗打击能力”。肾功能储备越好,提示肾脏的结局越好。
4.内生肌酐清除率
将肌酐代入公式,可以估算出肾脏清除肌酐的速度,正常为80以上。
这个指标比较准确,但是需要收集患者的24小时尿,患者留尿比较麻烦、容易出错,应用并不广泛。
5.通过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滤过率是衡量肾功能的“金指标”,精确检查非常繁琐,临床上一般不使用精确检查(菊粉法、双血浆法等),而是估算。
可以通过肌酐值、年龄、性别,来计算肾小球滤过率,有的公式还需要加入身高和体重。
除了通过肌酐估算之外,还可以通过胱抑素C,以及ECT仪器等等进行估算。
6.通过胱抑素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胱抑素C比肌酐准确,通过胱抑素C公式(需要性别、年龄)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也比肌酐公式更准确。

胱抑素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是目前临床上既比较方便、又比较准确的方法。
7.ECT仪器检查
ECT可以看到两个肾脏各自的功能,而且准确度不劣于胱抑素C公式估算。如果患者没有特殊情况,且操作者严格操作、技术精湛,ECT的准确度可以优于公式估算。

但很多时候ECT估算肾功能存在干扰因素和主观因素,准确性和公式计算相仿。这项检查的费用比较高,且存在一定的辐射,不如验血方便,不属于常规检查。有必要的患者可以隔一年查一次。
综上,胱抑素C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是目前临床上既比较方便、又比较准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