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常规体检中都有关于幽门螺旋杆菌的检测,幽门螺杆菌目前被认为与多种胃部疾病相关,比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粘膜萎缩等,还是胃癌的I类致癌原!
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被幽门螺杆菌感染?关于幽门螺杆菌的检查有哪些?想检查自己是否有幽门螺杆菌,就必须要做胃镜吗?
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目前临床上主要有两类检查:1.侵入性检测。2.非侵入性检查。
侵入性检查最主要就是:
- 胃镜取活检做尿素酶实验检测。
- 胃镜病理检查幽门螺杆菌
- 胃镜下去取活检胃粘膜培养幽门螺杆菌。
01 胃镜取胃粘膜做尿素酶实验检测“幽门螺杆菌”
在做胃镜时候取一块患者胃粘膜组织,放进黄色试剂瓶中,如果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试剂会从黄色变成红色。
下图三个患者中间红色那一个就变红色,就表示他胃内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一般胃镜报告会注明HP,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有些胃镜上会写HP阳性,有些胃镜上会写HP(+),其实是一个意思。
HP后面括号内写一个加号其实在医学上就是阳性的意思,阳性就代表有或者获得的意思。如果是HP阴性或者写HP(-)就代表没有感染的意思。
下图是一张胃镜的报告图片:

图片上画红圈的地方就是写 HP(+),就代表这个人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如果是个(+++)说明是强阳性。这个是在做胃镜的时候做快速尿素酶实验检查出来的。
02 胃镜病理检查幽门螺杆菌
胃镜进去取一块胃粘膜,然后放在显微镜下寻找这块胃粘膜有没有幽门螺旋杆菌存在。
如果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幽门螺旋杆菌,就可以直接肯定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了,这种方法就是病理检测幽门螺旋杆菌的方法。
下图就是在病理显微镜镜子下看到幽门螺杆菌,箭头指的地方和画圈圈的地方有几十上百只幽门螺杆菌。很小只,认真看箭头指的画小圆圈的就是其中一只。

03 幽门螺杆菌培养
最麻烦的就是幽门螺旋杆菌培养,因为培养细菌一般要5-7天才会长出来,所以临床上一般不用这个方法。

除非反复根除失败,可以考虑培养做药敏实验指导用抗生素或者科学研究。如果培养出幽门螺杆菌了,那一定也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04 碳13或碳14呼气实验
非侵入性检测,最常用的就是大家常说的呼气实验检查,专业名词叫13C/14C呼气实验,就是吃一颗药吹一口气,具体去医院医生护士会教你怎么吹。

这个检查也比较准,准确率可以达到95%以上。可以说碳13或碳14是目前临床上公认的准确性高的诊断幽门螺杆菌(HP)感染以及评估其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段!

非侵入检查还有抽血和粪便检查,这些检查准确率不够高,所以目前在临床并不常用。
但要注意的是:如果近一月刚好有服用抗生素(各种消炎药)、铋制剂(胃铋镁、胶体果胶铋等)、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等)等药物会把幽门螺旋杆菌给暂时抑制了,那有可能也会出现检查结果不准。
所以做这些检查之前要近一月内没有服用抗生素、铋制剂、抑制胃酸等药物再去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可能会比较准。
图片来源:互联网。如有违规,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