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饮茶之风,自古盛行。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有人说神农氏即远古炎帝,也有人说神农氏是先民精神图腾。
不管怎么说,茶虽野生,但一经发现,即为贵族。

众所周知,茶叶在作为饮品之前,最早是以其药用价值出现在大家面前的。
古人生存环境恶劣,医疗技术落后,茶叶解毒,清心明目,实乃良药。
又发现可食,茗菜煮粥,流传至今。

至秦汉时,始有茗饮之事。
大唐前半生,虽说茶为饮品已然流行,但仍不过是贵族休闲娱乐事,民间饮茶风气不盛。
大唐后半生乃至两宋,贵族独享之茶叶,才走入民间,飞入寻常百姓家。
古人饮茶,与今人颇为不同。唐宋时兴饼茶,或煎或点,唯明朝废龙团后,散茶才走上阳关大道,一统天下。

茶可清心,自古皆然。文人雅士,无不爱慕。今日百姓饮茶,解渴功效更甚。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认知进步的转变。
当今的茶,可俗可雅,雅俗共赏。
茶有烟火气,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有风月情,茶酒诗书皆入画。
三五个人,围炉而坐,泉水初沸,煮而饮之,是为大善大喜。一人独品,也不孤寂,个中闲情逸趣,外人不足道。

有时候,人们经常会说,我不会喝茶。
其实,多少人又能称得上会喝呢?
对于老百姓来说,会不会又有什么关系,关键是喝茶。只要将茶喝进去,不会也是一种会。
道理简单,许多人也不通透,非要钻到牛尖角里,十年八年都出不来,其实没必要。
前面写过了茶之为饮,始于秦汉。在此之前,古人用茶叶治病煮粥,不一样很好么?
所以,喝茶就喝茶,别想的太多。

重要的是喝下去,而不是端着一盏茶,冥思苦想,焦头烂额。到头来,茶也凉,人亦晕,得不偿失。
喝茶最忌装腔作势,真正会喝茶的人,反而返璞归真,回归自然,追寻的不过是茶的本来面貌和纯真味道。
国人饮茶,不善调饮,不喜添加。原始的,自然的,纯粹的,是最爱。

喝一杯茶,解渴是最初的功效,即使衍生出清心宁神,万物归一的境界来,追根溯源,仍然是一杯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