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饮食 > 饮食文化

走向没落的十大中华老字号

常驻编辑 饮食文化 2022-09-20 老字号   东阿   全聚德   中华   走向   洛阳   阿胶   泊头   哈尔滨   火柴
0nc拜客生活常识网

广誉远有点没有达到它应有的水平和地位,现在市值才100多亿,盈利也不多,有点可惜,但是这两年的确有资金和大佬看好广誉远的未来。广誉远没有达到预期在我看来是因为地处山西,与经济发达地方离得太远所致,如果在南方,早就火了,还有就是产品虽然是保密配方与工艺,但是产品不具有唯一性,替代性也比较强。所以我们投资老字号一定也要看一下其所处的地方以及产品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0nc拜客生活常识网

十大走向没落的中华老字号之第六号:秋林集团0nc拜客生活常识网

0nc拜客生活常识网

秋林集团至今已有百年历史。1867年,由俄国人伊万·雅阔列维奇·秋林在俄国创建秋林公司,1917年迁至哈尔滨。战火纷飞的年代,秋林公司几经易主,最终成为哈尔滨秋林集团。一提到哈尔滨,就是大列吧、红肠、格瓦斯,那必定是秋林出品。秋林一度想多元化发展,可是最终还是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甚是可惜。0nc拜客生活常识网

秋林的倒闭应该是和哈尔滨经济一落千丈有关系,还有就是管理团队有关系,最主要的还是和哈尔滨经济一蹶不振有关系,哈尔滨曾经是东方莫斯科,可是现在从各方面将都不行了,秋林倒闭也在情理之中。所以我们投资股票一定要尽量选择经济发达地方的上市公司,地方也是很重要的。0nc拜客生活常识网

十大走向没落的中华老字号之第七号:东阿阿胶0nc拜客生活常识网

0nc拜客生活常识网

提起中药有句口头禅:“中药三大宝,人参、鹿茸和阿胶”。阿胶(又称“驴皮胶”),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它采用优质驴皮熬制、提炼而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之为“圣药”。有关阿胶的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时《神农本草经》,距今约有二千年。书中写道:阿胶“生东平郡,煮牛皮作之,出东珂。”可见阿胶最初是用牛皮熬制的。传至唐代,人们发现用驴皮熬的阿胶,药用功效更好,便将牛皮改为驴皮,并沿用至今。东阿阿胶最近几年生意也不怎么样,有所复苏,但是力度也不大。0nc拜客生活常识网

东阿阿胶的产品是不错,但是可替代性太强了,谁都可以做,配方简单,工艺透明。我们投资上市公司,一定得看产品的可替代性怎么样,如果可以替代,门槛不高,就一定要谨慎了。0nc拜客生活常识网

十大走向没落的中华老字号之第八号:泊头火柴0nc拜客生活常识网

0nc拜客生活常识网

河北泊头火柴有限公司前身为泊镇永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12年,时任民国代总统的冯国璋以四万元现洋入股公司,改写了国人依赖“洋火”的历史。1990年,泊头火柴厂的利税突破1000万,成了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火柴厂,彻底将“洋火”赶出了中国市场,甚至还打入了国际市场。2012年9月6日,河北泊头火柴有限公司举行资产处置拍卖会,最后一批设备被拍卖,这标志着亚洲最大的火柴生产厂家彻底破产,百年品牌“泊头火柴”从此成为历史。0nc拜客生活常识网

泊头火柴的没落主要是源于市场的冲击,打火机直接将火柴干翻,还有灶台的电子打火让火柴没有用武之地。就像现在的汽车早晚会被新能源汽车替代,这是时代造就的,没有办法。有时候一个行业就没了,投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0nc拜客生活常识网

十大走向没落的中华老字号之第九号:老半斋0nc拜客生活常识网

0nc拜客生活常识网

上海的老半斋酒楼创始于1905年,距今已经有117年的历史了,是上海仅存的为数不多的百年老餐饮店之一。老半斋的很多招牌菜都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比如肴肉,炝虎尾,狮子头等,是一代人珍贵的回忆。据说老半斋走向衰落的标志是被日本电视台的一档节目选择为0分餐厅,令人唏嘘,也可能是日本人的阴谋,但是大概率是真实的。服务差,菜品质量下降是被吐槽得最多的。0nc拜客生活常识网

餐饮业的门槛不是很高,菜品也没有专利一说,服务质量再不提高,很容易被时代淘汰,即使是在上海这样的地方。投资餐饮业一定要谨慎,属于投资大,毛利低,人均产出地的行业。

相关阅读:

  • “硫磺”、“海盐”也能护肤?洗护老字号正在“变身”新
  • 哪些是老字号(天津老字号)
  • 老字号有哪些(中华知名老字号有哪些)
  • 有哪些老字号(中国传统老字号)
  • 老品牌有哪些(中华老字号食品品牌大全)
  • 北京老字号有哪些(北京老字号八大居)
  • 老北京布鞋哪个牌子好(北京千层底布鞋老字号)
  • 五一假期:聚德华天老字号餐饮持守一线保供应
  • 丸子烤鸭羊肉串 家常菜应有尽有 老字号外带窗口品种丰
  • 母亲节老字号外卖到!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