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品的持续火热,也让消费品项目估值随之水涨船高。对于新消费市场是否存在泡沫,平台和品牌都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每个行业都会在震荡中不断上行,即使有泡沫,总是会被调整,最终的上行也会超过当下的泡沫,估值最终要看供应链是否能跟上以及企业是否能撑起自己的价值。激云认为,要正视市场的信心,同时也要看该品牌的持续增长能力和内功。
做大码内衣的奶糖派创始人大白认为自己当下的估值并不高。估值升高主要原因在于供需关系,优秀的消费品公司还是相对少,且能真正看懂消费的投资人也少,市场不懂标的又少,所以市场出现了争抢从而推高了项目估值。
但估值也是动态调整的过程,他认为,靠烧钱靠流量投放的公司在潮水褪去时就能呈现出品牌真正价值。
新消费成为新风口也是最近一年的趋势。红杉资本中国投资合伙人苏凯认为,不存在“风口”概念,而更应去认真洞察未来需求的生活方式在今天的投射,这样就能发现品牌能够满足的新机会,要看到人货场的关键能力和真实进化再去押注好公司,而非只讨论风口。
当下,似乎每个新消费行业竞争都在白热化,赛道也愈发内卷。对公司而言,成功很难定论,成为独角兽并非成功的终极状态,融资成功也不是。
二级市场很多头部消费公司,依然还在增长,有些大公司还在增长,有些小公司反而不增长,苏凯认为,不存在赛道“内卷”趋势,而在于赛道里是否存在好公司。
每个行业都有机会出好公司,在饮料行业能出元气森林,在牛奶行业也还能再出简爱,关键在于,如何持续前瞻性洞察,找到未来生活方式的投影,再去高效满足。
对于巨头进入新消费,苏凯也认为根本无需担心。新消费公司能不断产生也证明巨头无法扼杀新公司,因为巨头之所以是巨头,是因为躺在昨天的成功路径上,并形成了路径依赖,做任何事情都用同样的路径就不能突破这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