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中报业绩不及预期,未来增长还能靠什么?
“产品创新与现有收入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作者:澹泊
编辑:tuya
出品:财经涂鸦
8月13日,双汇发展(000895.SZ)公布了2021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349.1亿,同比下降了4%,实现归母净利润25.37亿,同比下降了16.6%。其中,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65.9亿,同比下降11.7%,实现归母净利润10.96亿,同比下降30.5%。业绩低于此前市场预期。
回顾元气资本消费组4月有关双汇To C的研究结论,双汇屠宰业务持续拖累整体盈利的根本问题在于产能利用效率,即便通过背后的万洲国际采购大量低价冻肉对冲也无济于事。
从中报来看,肉制品/屠宰/其他业务分别实现营收136.57/209.91/33.34亿元,同比分别下滑2.45%/下滑12.19%/增长32.19%;第二季度分别实现营收65.07/111.55/20.03亿元,同比分别下滑11.56%/下滑17.88%/增长5.66%。肉制品及屠宰业务收入均出现明显下滑。
双汇对于营收的同比下降解释是受猪肉价格同比大幅下降影响,主要产品的销量实际同比保持增长,而净利润的同比下滑则是由于去年同期盈利基数较高,国内外猪肉价差收窄导致进口肉盈利下降以及员工及市场费用投入增加所致。
针对此次中报,元气资本认为,双汇2021的业绩都将继续受到重压,2022年会出现量利齐升的通道,但双汇想要抓住上升机会,仅靠现有市占率龙头地位是不够的,产品创新与现有收入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从调研反馈来看,双汇上半年中仍取得了一些成效。渠道方面,双汇在电商等新渠道销量实现倍增。关于品牌年轻化的问题也在调研中得到印证——为了促进年轻化,双汇在电话会议中表示将通过尝试抖音国潮音乐节、开展电竞游戏、启动B站年轻圈层等方式进行跨界营销,去提升产品触达率,推动产品和品牌的年轻化。
调研中元气资本还得知,具体到产品层面,双汇的新产品线有了快速上量的表现,辣吗辣、无淀粉王中王等新品销量表现不错,而火锅料产品则呈现了倍数级增长,有很大可能未来成为驱动肉制品销量的主要因素。
而在研发方面,双汇表示公司将围绕家庭消费,从高端、西式产品入手,开发低脂、低钠等产品,对标健身等特殊消费人群。同时关注用于火锅食材的速冻食品如丸子、小酥肉等产品,以及现下火热的预制菜也将开发红烧肉、梅菜扣肉等家庭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