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思是挺好,只是上哪找红墨水去。当时可不像现在的家长,做个手工都得到处买材料,一起做。于是我想到了黑墨水。但是想想真的太浪费了,那么一瓶墨水,全倒了?不成,我不做。
于是那天的作文,是在我的构想中完成的。写在一张小纸片上。因为老师说第二天要让同学上台读的。
很巧,那天没叫到我。
还是小学那会儿,科学课上学到生物的“再生能力”那一块儿,老师给布置了个作业:捉蚯蚓,并尝试切成两条,观察其生存情况。
这个作业想必很常见了,于是下了课人都不见了,全去逮蚯蚓去了。小时候那会儿顽皮,肯定不止捉一条,有人捉了一盒子,然后各种切。
结果很惨,到处都是扭动的蚯蚓,以及……一动不动的小半截蚯蚓。
上面的话题有些沉重,那么再来看个清新点的。
有次放学,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放学后收集各种树叶子,第二天写作文用。
很好,那天,和小伙伴手拉手,一头钻进灌木丛,仿佛现在的女生逛商场一般,左挑右挑,最后拿下几片最满意的,又一头冲进树林……
现在耳边似乎还传来树叶子嗖嗖的声音……
还有次,或许是最幸福的一次了。老师说要带一个果冻过来写观察作文(什么鬼),可能是为了锻炼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能力吧,反正觉得和“树叶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放学之后,飞奔回家,拉上妈妈又一头扎进超市。这下是真正放飞自我,借着写作文的名义,选了好多个果冻,在妈妈“慈爱”的目光中,最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