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礼盒包装占总成本超四成,浮夸设计、借机提价亟待“紧箍咒”
从行业内部而言,王晓鸥认为月饼礼盒包装日益求“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同行都在加码包装设计,企业跟不上潮流就会落伍;二是即便每年新奇口味月饼频出,但月饼本身创新空间不大,一旦某种口味创新不被市场接受,企业将承担相应的风险。与口味创新相比,包装设计的创新空间更大,也更易被消费者接受。
过度包装有所抬头
在包装变“贵”的同时,月饼礼盒过度包装问题也有所抬头。在王晓鸥印象中,2009年食品化妆品过度包装“限制令”出台后,月饼礼盒过度包装问题有所收敛,但近几年随着IP热、文创热的流行,过度包装问题有“复燃”迹象。
2020年下半年,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绿发会”)经过调研发现,上海杏花楼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花语月”系列月饼包装层数过多,违反国家强制性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标准 食品和化妆品》GB23350-2009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绿发会在2020年9月中秋节前向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递交材料,对上海杏花楼食品有限公司和上海杏花楼食品营销有限公司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请求法院判令两被告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包装标准的月饼,消除对环境的危害。
根据绿发会官方微信披露的案件进展,上海三中院一审判定杏花楼相关月饼多出来的包装物没有造成环境损害,也不具有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高度现实危险,不构成环境侵权。对此,绿发会于2021年6月向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该案正在审理过程中。
业内认为,随着包装新“限制令”的出台,月饼过度包装并试图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的做法将戴上“紧箍咒”。
2021年8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21新国标。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副司长陈洪俊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市场上部分食品和化妆品企业存在包装过度、不环保、不节约的情况,表现为包装层数过多、空隙率过大、成本过高,超出包装本身的基本功能。
据陈洪俊介绍,新国标规范了31类食品、16类化妆品的包装要求,规定了包装空隙率、包装层数和包装成本要求以及相应的计算、检测和判定方法。其中规定食品中的粮食及其加工品不应超过三层包装,其他食品和化妆品不应超过四层包装。新标准将于2023年9月1日正式实施,为企业和市场设置两年过渡期。
新京报记者近日观察市场发现,目前月饼礼盒包装层数多为2-3层,即礼盒包装+月饼包装,或礼盒包装+月饼外包装+月饼内包装。据烘焙业内人士介绍,目前三层包装为月饼礼盒普遍设计。
王晓鸥称,上述新国标出台时,月饼生产企业的包装、包材已准备就绪,因此新国标对今年月饼礼盒市场几乎没有影响,“明年我们会在包装方面重视起来”。(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