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络 > 故事大全

散文丨乡愁的那头是故乡

常驻编辑 故事大全 2022-09-19 乡愁   故乡   散文   馍馍   大伯   煎饼   爹娘   月饼   大哥   父亲
174拜客生活常识网

在济南求学的四年里,家里发生的最让我快乐的事情当属1984年的春天。那一天我接到二哥写来的信,拆开信封打开信瓤首先看到的是二哥和一位乡下妹子的二人合影照,顿时喜上心头;然后急不可待地开始读信。好家伙,这封信报告了两大喜讯:一是二哥给我找了嫂子了,已经完成了定亲仪式;二是大姐终于生了个男孩。读完信,我恨不得扎上两个翅膀飞回家乡与爹娘一起分享这巨大的快乐和幸福。那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中见到爹娘都笑得合不拢嘴;梦中醒来,再也无法入眠,“夜长人自起,星月满空江。”174拜客生活常识网

儿女在爹娘跟前是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一旦离开家门远离故乡,似乎一夜间长大了。每当我放假回到父母的跟前,娘经常自豪地说:“我的小三成了大人啦,知道孝敬爹娘了。”其实上大学的时候,尽管吃饭是学校供应的,平时的零花钱还是爹娘从牙缝里挤的。我上大学的时候,农村已经分田到户实行了承包责任制,父亲又推起了小推车去洪瑞车站摆水果摊了。我知道,每当新的学期开始我离家的前夜娘递给我几十元的零花钱,那都是爹娘一滴汗一滴血挣出来的,二哥还没娶媳妇,在农村娶个媳妇是要扒层皮的;二姐还未出嫁,陪嫁的嫁妆也是做父母的脸面啊!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除了尽量节省每一分钱,我也拿起笔给报社投稿,挣点稿费减轻父母的负担。174拜客生活常识网

1984年的寒假归来碰到的却是伤心事。二哥在汽车总站接到我时面部的表情是沉重的,他告诉我我的亲大伯又犯了肠梗阻,现在地区人民医院住院。这是大伯第二次因肠梗阻住院,医生已经发了病危通知书。按照农村的风俗,看病人一般都是上午,我还是让二哥用自行车把我接回了家,当时娘在大哥家。因为大哥家的孩子出生只有十多天,回到家时没有往年回来时的热闹和激动,第二天一早二哥又用自行车驮着我赶到医院去看望我的大伯。那天大伯看到我时还同我说了几句话,嘱咐我不用担心他的病,而是要让我一定好好学习。大伯是我们冯家少有的文化人,是我们冯家富有权威的长辈,因为我从小学习好,深得大伯的垂青和厚爱。他第一次得病住院的时候,适逢我高考预选考试的时候,大伯坚持不让家里人告诉我。现在我上大学了,大伯却又一次病倒了,我站在大伯的病床前忍不住失声痛哭,这也是我最后一次面见大伯,两天后大伯与世长辞,从此我失去了一位最关心我的亲人。给大伯送殡的时候,地上积雪盈尺,三天的时间里,我参加了给大伯送葬的每一个仪式,以解我对他老人家的愧疚之心。174拜客生活常识网

儿行千里母担忧,夜半灯前念远游。谁解乡愁问寒暖,此心不尽总难休。1987年的春节我为了准备迎接研究生考试没有回故乡过年,春节过后老父亲赶到了济南。当我在大哥家见到满脸皱纹的父亲时,我的心里真的是如同打翻了的五味瓶。父亲对我们说:“我刚刚得了一场病,刚从鬼门关走了一遭,我到县城里一个熟人也没有,你们两个有一个必须回去,我这次来就只有这一个要求。”看着只有63岁却满头银发的父亲,我下定了回故乡工作的决心。1987年暑假我参加了毕业分配,当我告诉父亲我又回到了我的母校拿起教鞭的时候,父亲开心地笑了,他说:“城里终于有人了,我进城终于有管我吃饭让我落脚的人了,我这一生值了。”从此,故乡与我近在咫尺,每个周末我又像上学时那样,回到父母的身边,喝娘做的糊豆,给爹买只烧鸡,给娘添件新衣。174拜客生活常识网

乡愁是什么?乡愁是故乡门前的那条小河,活蹦乱跳的童年在心中撒欢;乡愁是老家树冠上那只鸟窝,岁岁年年的梦里总能孵化春天。煮酒相忆举杯问候,何处凝成愁,从此乡愁绕心头。174拜客生活常识网

如今我已是年过半百,父亲走了,母亲没了,回到故乡,只有爹娘当年含辛茹苦建起的三间老屋和院子里越来越粗的银杏树……我知道,故乡是我的根,天涯有尽头,乡愁到永久。174拜客生活常识网

哦,乡愁的那头是故乡;我爱我的故乡,我怀念故乡的一切,我想念我的爹娘和所有的亲人们!174拜客生活常识网

【作者简介】冯连伟,山东临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山东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作品散见于《阅读》《散文海外版》《散文百家》《绿洲》《中国报告文学》《当代散文》《山东文学》《时代文学》等杂志;有作品选入各年度散文选本,曾获山东作协颁发的《时代文学》年度散文奖、《齐鲁作品年展》最佳作品奖、全国散文大赛等若干奖项;著有《静水深流》《真水无香》《似水流年》《掬水留香》《水,在说》等散文集。

相关阅读:

  • “第一男菩萨”出现了!人鱼线、8 块腹肌,性张力直接拉
  • 梦幻感性爆发!GD 回归预告照引粉丝沸腾
  • 纽约华人采摘野菜巧手做佳肴 用美食一解乡愁
  • “非遗”传承人张俊丽:讲好灯笼文化 解海内外华人乡愁
  • “婚纱”与“土炕”:中国“Z世代”编织乡愁“新浪漫”
  • 侨眷“糕点痴”:传承“侨味”糕点 留住侨场乡愁
  • 传承“侨味”糕点留住农场乡愁
  • 长春“德国媳妇”融“味”中西:让外国人找到乡愁
  • 挥之不去的乡愁
  • 山水之间的柳舍,是一个能记住乡愁的地方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