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刺生得平凡,长得普通,一点儿也入不了文人的法眼:既没有伟岸的身躯,挺立出傲人的风采;也没有灿烂的容颜,招引着垂羡的目光;甚至于浑身长刺,让人望而生畏、退避三舍。
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恶劣环境下生长起来的骆驼刺,却对生命的意义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
他坚韧顽强!干旱旱不死他,疾风吹不倒他,霜雪冻不死他,狂沙埋不灭他。他把根深埋在沙里,将叶退化成刺,挺直刚劲的脊梁,张开温暖的怀抱,抗旱御风、融霜化雪、傲立沙丘!
他自信乐观!他并不因为自身的柔弱和丑陋,就自轻自贱、自暴自弃。他始终坚信生命的价值在于绽放,他忍辱负重、养精蓄锐、默默生长,无人喝彩、他为自己加油打气。最终,他在肆虐的风沙里演奏出自己生命的华章,把这片荒凉涂抹出点点明亮的希望!
他没有一丝奴颜媚骨!他并不因为家境贫寒,就像野草一样俯伏称臣。尽管他先天不足,脊梁纤细;但依然意气风发、剑指苍穹。向上,向上,是他永恒的追求。也许天空对于他而言,最终就是一声沉重的叹息,这份艰苦让他注定难逃悲剧的宿命;但是这幕剧情展露的那种精神谁又能无动于衷呢?
没有碰上“大漠孤烟”,也无暇顾及“长河落日”;我已被一丛骆驼刺深深地折服!疾风知劲草,苦难磨铮骨,失意落寞一刹那烟消云散,心中平添一分坦然:虽然我们不能选择生命的起点,但我们可以选择对生活的态度!我立在浩瀚的戈壁上,仿佛自己也变成了一丛骆驼刺,与它们一起笑迎长风、醉饮霜雪……

喀纳斯湖
边陲小镇布尔津距乌鲁木齐700公里,在车上呆了一整天,我们终于到了。下车后,只看见几条冷冷清清的街道、一排排空空荡荡的房子,心中有点不适,倒头便睡去了。
第二天清早,导游通知我们要去喀纳斯湖。原以为喀纳斯湖就近在眼前,几步路就到。没料想又是坐车,一打听,还有150公里,心里自是郁闷。
一路上,导游对喀纳斯湖作了简单的介绍:喀纳斯是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神秘莫测”,喀纳斯湖位于布尔津县境北部,湖面海拔1374米,是一个坐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
翻过了一山又一山,远离了一望无际的开阔,车子在曲曲折折的盘道上小心翼翼地行驶。远处山峦上的密密林木和山脊上的皑皑白雪也渐次清晰了。心中暗自诧异:没曾想千里之外的坦荡北疆也暗藏着南国的曲曲神韵。
车子在丛山中停下来,始见一小湖:湖水清澈碧绿、晶莹剔透;湖中一小岛,似卧龙模样;四周森林茂密,灰绿之间缀些金黄;进水处一巨石,受激流拍打,玉珠飞溅,响声如雷。以为这就是喀纳斯湖,想得长途驱车的劳顿心里虽然暗暗称奇却又不免隐隐失望。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喀纳斯的湖水流经此宽阔平整处骤然变静,形成一湖,名曰卧龙湾。

从卧龙湾沿喀纳斯河继续北上,河道随山势迂回,从盘山道向下看去,只见一弯碧水蜿蜒在峡谷之中,犹如弯弯的月牙掉进这片葱茏的林木之间。这是月亮湾,据说月亮湾的水会随着一日之间光照的不同,变换着不同的色彩,我们旅途匆忙,不得而见。湾中草滩活像一对大脚印,有说是奔月的嫦娥留下的,有说是饮马的成吉思汗留下的,也都无从考证。
再往前,便见着些尖顶的木房子,在秋日的阳光下慵懒地倚落在木栅栏围成的空地上,分列道路两旁。几个图瓦族的汉子正在忙着修葺一幢小木屋,无需钢筋水泥、无需泥瓦铁钉,用苔藓、方木层层堆磊而成。我一时梦幻,但我知道这不是童话,因为我亲耳听到,他们劳作的歌声正在群山环绕之中、蓝天白云之下回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