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拍摄短视频的决定做下了,紧接着就是豁出去干了。
王杰找来了自己闲来无事的二姨,和在家看孩子的姐姐,开始拍摄剧情类的短视频。王杰既是编剧,又是导演,还是演员和后期剪辑,忙得不亦乐乎。
王杰团队的早期视频
但这个过程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因为没钱了——
早在他们把拍摄的摊子支起来的那一瞬间,就遭到了家里的强烈反对,觉得他们简直是“不务正业”,所以更别说什么资金支持了。
账号不温不火地发展着,团队成员的收入成了难题,于是,转型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四个人凑在一起商量了一下,其中一个凉山州本地的兄弟提议:咱要不带货吧,就卖大凉山本地的特产。
四人对视了一眼:可行。
那怎么带货呢?四个人叽里呱啦接着讨论,最后拍板决定:咱就来一场模特秀吧。
于是,在2022年的6月份,四个人来到了大凉山。
他们把田间地头的农产品挂在身上,穿上了由树叶和鲜花改造的衣服,站在大凉山的废弃火车轨道上,稀里糊涂地拍完了第一支转型后的视频。
谁也没想到,一夜之间,在快手上,这个视频的播放量达到了600万,火了。
王杰趁热打铁,开通了快手直播。在朋友的建议下,他们开始售卖大凉山本地的老树青皮核桃。
到了新的赛道,他要面临的是巨大的挑战,与责任。
短视频的大获成功,改变的不仅是王杰本人及团队的生活状态,改变最大的,还是凉山本地的村民。
王杰讲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王杰团队的直播助农进入正轨之后,某次,当地的一个阿姨对他说:“我们如果是自己背下山售卖的话,走山路要走两个多小时,一天最多就只能卖100斤核桃,你们对着手机说几句话,几千斤核桃就帮我们销出去了。”
阿姨这句话里,带着感激与喜悦,但王杰听着,心里却不是个滋味。
阿姨讲的,是实话。
青皮核桃生长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上,在深山中自由生长,每一棵核桃树都是由祖祖辈辈传承下来。
但在直播助农惠及到这里之前,当地的农民售卖核桃的方式,简单且无助。
他们需要在凌晨就从山上把果子采下来,由人力背下山,再拉到县城的市场上面售卖。要不就是在家中等着收货商前来进货,一旦收货商放弃了这个村子,果子就只能烂在树上,或者晒成不值钱的干核桃。
他们守着一树又一树的鲜核桃,却无法保证核桃的品质与销量,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