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去世那天,是农历八月十八,中秋过后三天,月尚圆,人已去。月亮缺了,终究会圆;而亲人的离去,却是没有重逢的永别。
东方哲学相信轮回,总觉得那些未了心愿,可以在下一世完成;那些离去的亲人,可以在下一世重逢。
可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连这点安慰也没有。面对没有来生的世界,没有重逢的别离,就分外地绝望。
父亲的追悼会,开得很简单。只邀请了在湛的一些亲戚和单位代表。一方面,这是遵循他一贯的简朴作风;另一方面,当时家里人的身体精神状况也都已是强弩之末,经不起更多扰动。
深层的主观因素,是我正处在一种“唯物主义者的绝望”当中:
父亲的人生已经落幕,生前未了的心愿,终是难了;所有的光荣与梦想,都成烟云。追悼会纵然极尽隆重,这些身后哀荣,对他又有什么意义呢?
五
虽然我们没有声张,但是父亲去世的消息还是播散开来了。一些相关的微信群里出现了自发的追思和致哀。
还有身在异地的父亲旧日学生,辗转联系上我,致电表达了慰问与哀思,回忆当年情形。平时人前持重的一名领导,电话中说起昔日师恩,顿时难忍悲痛,语不成声。
我这才意识到,尽管父亲已经退休多年,但是还是有许多人记得他;尽管身后事对他已无意义,对于依然怀念他的人来说,需要一场告别来安放悲伤。
葬礼是生者的互相慰藉。由于我的考虑欠周,欠了许多人一场回顾与缅怀。谨以此文,作一个弥补。
“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