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人拥有了自我批评的勇气,也就拥有了快速成长的底气。
![](http://imgq8.q578.com/ef/1004/f12fdb0074a014b8.jpg)
04
有一位教授曾说:
“我们唯一能达成一致的事,就是无法在任何事上达成一致。
但我们可以通过自我成长,使得无法达成一致的事情,变得微不足道。”
无谓的反驳,并不能提升我们的能力,不去辩解,才能腾出足够时间,去精进自己。
沈从文不仅是现代著名作家,还是历史文物研究家。
但早年的他,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招到了很多的批评。
有人嘲讽他是个没有思想的作家;有人驳斥他的作品里只有浅薄的低级趣味。
但沈从文没有据理抗争,对批评也置若罔闻。
后来,他开始历史文物研究。
又有人评价他“整天玩花花草草,不务正业。”
而他丝毫不在意,也不解释,只专注文物研究。
他每日晚上12点才睡,早上5点就起来研究文物;无法用手写时,就坚持口述,让朋友帮他写。
最终,历时15年,他著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在文物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
《道德经》有言:辩者不善,善者不辩。
面对他人的驳斥,多说无益;不进耳、不入心,便不能伤你分毫。
真正聪明的人,不在别人的嘴里沦陷,只在自己的心中修行。
专注于自己的行动,深耕自己的能力,当你到达山顶就会发现,外界的声音,不过过眼烟云。
![](http://imgq8.q578.com/ef/1004/85637d105b2db3f0.jpg)
看过一个哲理故事:
有人问:“大师,快乐有什么秘诀?”
大师答:“勿与愚者争。”
问的人说:“我完全不认同你的观点。”
大师答:“是的,你说得对!”
习惯性辩驳,是一种本能;但能收敛克制,却是一种能力。
愚蠢的人,喜争好辩,自断后路;仁慈的人,静而不争,容纳万物。
和善的人,反求诸己,察而自省;智慧的人,一笑而过,自我精进。
老子言: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往后余生,不争不辩,清醒从容,沉稳自在。
来源:国学文化
作者:羊驼
编辑:邓汝濛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