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社
比起管理时间,更要管理精力。
很多成年人,生活中最多的感觉就是“疲劳”:
每天下班,脑子都昏昏沉沉的,明明没做什么事,但总觉得用尽了全身力气;
经常觉得脑子像生了锈一样,转不动,遇到很多问题都不愿意去想;
周末做了一堆计划,却什么都不想干,常常睡一觉、刷手机,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很多人觉得是不会“管理时间”导致了拖延症,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有人说:“每个人每天都是24小时的固定时长,决定产出的,不是某个时间做了什么,而是做成了什么”。
想要成功,比起管理时间,更要管理精力。
行程安排过于紧凑,纵使再会时间管理,也无法集中精力将该做的事情做好。
生活中,很多人每天疲于应付工作上的事情,熬成了“熊猫眼”,却依旧效率很低;努力想平衡工作和家庭,却发现异常艰难,陷入焦虑内耗,身体透支。
其实,不堪重负的我们,并不是时间不够,而是精力得不到有效管理。
一个人的精力本来就有限的,一旦超支,就会出现问题。
曾经看到一个提问:“那些很厉害的人都有什么共同点?”
一个高赞回答是:“他们都很会管理自己的精力。”
成年人的世界,工作、生活、育儿……有时变成一团乱麻,时常累到只想躺着什么都不做。
精力好比手机电池,一直用到关机,充到20%的电量又匆忙继续使用,常年如此,就会永远保持在半电量的恐慌状态。
人体其实有自己的节奏,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像钟摆一样,有自己的高低谷。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你无法专注精力时,时间管理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
比起管理时间,我们更需要调整自己的生活和行为方式,去适应精力的运行机制。只有学会精力管理,才能整理好日常,轻装上阵。
想要管理好精力,首先要保持好的体能,管住嘴,迈开腿,好好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