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益州别驾张松慕名进见曹操,原准备给他献上益州地图。
谁知曹操在接待张松时,老端着架子。因为他看不起刘璋,更看不起他的手下人。张松见此情形后,大失所望,没有献图。
后经杨修的大力举荐,曹操又在校场接见张松。
张松一点没被兵势镇住,反而更加不满屡败屡战的曹操在他面前大谈文成武功。于是他把曹操历来的败绩数落一番。曹操顿觉脸上无光,盛怒之下把张松乱棍打出。
后来刘备礼遇张松,得了地图。曹操得知,后悔不已。从此他又多了一处不能触碰的伤疤。
当人有所成就,被人赞美时,不应只会自我陶醉,而要以人为人,假人之长。
梅兰芳先生是一位京剧大师。他最值得人学习的就是他从来不摆“名角”的谱,虚心接受别人提出的合理意见。
一次,梅先生在某大戏院演《杀惜》时,满堂的喝彩中却有位老人一个劲地叫不好。
谢幕之后,梅先生迫不及待地在台下找到了这位老人,并用包车把老人接到自己家中奉为上宾。他恭恭敬敬地向老人请教。
老人见他有如此的诚心,便跟他讲了戏中的不足之处。梅先生顿悟,跟老人道谢不止。
其实梅先生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比如他多次听从票友甚至后生的建议修改《霸王别姬》。尽管在此之前,梅先生演的这出戏早已名满天下了。
可以说正是这种放下“名角”面子,不耻下问的做法,让他的艺术造诣精益求精。
当你有所成就,被人赞美时,如果自我陶醉,那就等于自己给自己的四周垒上了高墙,让你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你会满足,也会失去很多成长的机会。
放下面子,在被流言中伤时不做无力的争辩
人在被流言中伤时,总想保全面子。
记得微博博主“九边”曾讲过,做自媒体就不要太在意留言区的评论。因为说什么的都有。杀伤力是很大的。
莫泊桑写的《绳子的故事》,讲的就是这样的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法国一个淳朴农民——奥士高纳大爷。他生性节俭,在他眼里什么东西都有用,只要看到了就要捡起来。
有一天他在集市的地上看到一截绳子。他就习惯性地把它收起来准备拿走。但他恰好发现对面的马具店老板正看着他。大爷怕人家笑他寒酸,就又假装是在地上找东西。
午后,大爷竟被举报捡到一个装有500法郎和大量票据的钱包接受了政府审判。他很羞愤,极力分辨,还主动要求搜身以证清白。但是没有人愿意相信他。
丢失的钱包被别人还了回去。大爷以为他清白了。可是人们却说大爷跟那个还钱包的人都是同伙,是为了洗刷自己才把钱包还回去的。
他自此以后让说谎、贪没拾物的名声压得抬不起头,挺了两年就一病不起,含冤去世了。
事实就是这样,你永远都没有办法堵住别人的嘴。你越想他不说,他却一直不停地说。
但流言止于智者。既然堵不住,那就不去理会。
江户时期临济宗的白隐禅师就是这样一位智者。
有一天,寺院附近有一个女孩未婚先孕。女孩在家人的逼问下,谎说孩子是白隐大师的。结果大师让大家找上门修理,声名扫地。大师没有辨解。
孩子生下来以后,就被女孩的父母送到了白隐那里,让他养“自己的孽种”。他还是什么没说。他只是平静地在乡人的唾沫星子里为孩子乞得奶水和日常用品。
一年以后,女孩终于在良心的谴责下说出了真相——孩子的父亲是集市上一个卖鱼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