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如果你看到一些看起来不太般配的夫妻(伴侣),如一个非常有魅力的男人和一个肥胖、臃肿、看上去疲惫的女人,或者是相反的搭配,有人不禁会想:
他看上她什么了?
事实上,这很有可能就是一个情感吸血鬼关系。
看上去金灿灿的人是情感吸血鬼,精疲力竭的人是一个高共情者。
她是情感吸血鬼的自恋供给,是他生命能量的源泉。
从字面上理解,这就像一次输血,情感吸血鬼吸空了共情者。
这种情感吸血与供给来源的关系类似于寄生关系,如槲寄生生长在一棵树的血管系统中,并从中提取养分和水分以求生存,这显然不利于树的健康。

亲密关系中的模式,往往和原生家庭中的体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根据心理学精神分析中的投射原理:
当两个人处于亲密关系中时,彼此都会对这段关系有一个主观的定义,而这个定义就会造成双方将内心对另一半的理想状态投射到对方身上。
如在童年早期,父母忽视孩子的正常亲密需求,对孩子的情绪冷漠以对,长大后有可能成为“情感吸血鬼”,在童年时缺失的温暖,经年后往往会在心中留下巨大的遗憾。
在家庭中孩子曾目睹过父母关系的崩塌,可能在潜意识深处对男女之爱抱持深刻的不信任,也同样可能用这样的方法来一遍遍确认,伴侣对自己的爱,用只索取不回报的方式,来斩断自己可能在感情中受伤的可能。

当我们认为伴侣有问题,需要我帮他疗愈,那么我们就不自觉地将对方放在一个更低的位置:
我高你低,我是给你提供更多帮助的人,当然我有更多的优越感,我的良知也更加清白。
这不是平衡的关系,而是助人者与求助者的关系,或是父亲和孩子,母亲和孩子的关系。
而这段关系的背后也带出这样的信息:
你需要疗愈好,我们才可以亲密,你没有疗愈,我们就无法亲密。
真的爱会令人放松、积极,反之,则是焦虑、抑郁。
因此,任何时候,发现自己状态不对,不要硬扛,而是第一时间停下来确认压力源。
知道自己在受苦,明确痛苦来源,才有可能避开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