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开始不再只是孩子,只是父母不合理的爱的接受者,同时也是一个成人,是情感的付出者,具有给别人提供情感支持的能力,也就是说,你想要的爱,你自己其实就可以给予自己。然后我们就可以开始用这样的方式来对待自己,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爱自己。
我们还可以选择让我们喜欢、接受的朋友、伴侣,也给予他们这样的爱,同时享受他们给予自己这样的爱,从而形成互相支持的关系。所以大家一定要有意识地接近真正理解爱的人,远离剥削自己感情的人,比如大家找到了安慰记,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能够理解爱的陪伴,这个小绿人logo设计的初衷就是:大家可以随时来汲取爱的养分。
![](http://imgq8.q578.com/ef/1114/7b2239c6dff59d34.jpg)
第二种思路是转化冲突,引导他们减少对我们的伤害。这个方向比上一个方法要难一些,所以不用勉强自己。这个方法涉及到转变双方的沟通方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非常耐心。
这里分享的小方法,我把它叫做“聊下一顿吃什么”法,它是布朗教授提出的概念,叫“转化冲突”。当我们在家庭沟通中出现想法观点不同、有冲突的时候,先不着急去说服对方、解决冲突,而是让对方多表达自己的想法,让我们有更了解对方的机会,这个方法我之前在改变懦弱的视频里有提到过,可以再去温习一下。
![](http://imgq8.q578.com/ef/1114/9b50e19b3cd16375.jpg)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尝试去引导父母,避免“翻旧账”,因为这样的沟通方式其实就是情绪发泄,没有任何信息传递的价值,我们要引导父母讲未来,不要讲过去,这就应了我们这个方法的名字,已经吃过的饭,不管好吃难吃,都已经过去了,我们要聊聊下一顿打算吃什么,才能真的改变沟通方式和相处关系。
他们对你提出的那些要求,是出于什么需求和目的呢?比如催婚,可能是源于他们对你孤独终老的害怕,怕你不能照顾自己,他们的理由你可能可以理解,可能不能理解,但都不影响你去了解。
一方面,他们自己会慢慢在这个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究竟在说什么;另一方面,你至少知道冲突的点究竟在哪,也许你能想到好办法,让双方的目标产生交集。如果发现有一样的目标,那这个目标就可以拉近家人的关系,让彼此都感觉到原来有更好的方式满足同样的需求;如果目标不一致,那就可以回到第一个方法的思路中,总之你永远是有选择的。
安慰记永远是大家爱和归属感的角落,今天视频结尾的纪念弹幕是:我有选择。也许你现在还没有准备好改变,但是永远别忘了,你有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