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章,我们看的是,内容能不能吸引我,什么内容吸引人呢,当然是那些有争议的,新鲜的…
但是你找一些方法,也非得找新的么,非得找那些自己没看过的吗?
我们一定要区分这两者,千万不要带着“是否看过”的评判标准来评价那些本该由你的实践来验证的东西。
因此,本文我也就不避俗了,也提大众所熟知的一些方法,也是我实践过的方法,并说说我的个人的实践体会。
1、 强推康奈尔笔记方法
这是一个很棒的方法!
之所以我从来不提,那是因为说这个方法的人太多了,总觉得去提就未免显得俗气了。
但今天还是要跟大家郑重表示一下态度,康奈尔笔记方法,真的很棒!
基本操作流程很简单,随便网上找一张图就可以让你看明白:
在实际使用中,我发现用得最频繁的是左右两栏,虽然经典的康内尔笔记方法规定得把纸面分成三部分,但以我看,分左右两部分就可以。
如果你不想划线,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你的笔记本的纸面,左右1比3的比例折出一个折痕出来。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也是我看重康奈尔笔记方法的,是因为它提倡的两个核心----简化( Reduce)、背诵(Recite)。
当然,这个笔记方法的流程是这样的:
1、 记录:在笔记栏里写你的笔记,主要就是一些知识要点,记录要简洁。无论是上课笔记,还是阅读笔记,都可以哈。
2、 简化:在关键词栏里,用关键词的形式把笔记栏里的知识要点提炼出来。
3、 背诵:用纸遮住笔记栏的内容,根据左边关键词栏里的关键词提示,回忆它的完整表达----如果无法顺利回顾,则需要重新复习遗忘点,或,更换关键词,因为你总结的关键词也许并不准确。
4、 思考:主要就是写一些学习体会,“体会”多的同学,还是要建立三栏格式,因为你得在摘要栏里写你的学习体会。
5、 复习:每周花10分钟的时间,遮住左栏回忆右栏,检测遗忘点。
其实康奈尔笔记法的精髓并不在记录笔记的形式上,而是你需要实践它给你设置的步骤的里。
笔记划成三栏有什么稀奇的,对吧?
难就难在,使用这个方法,还是要克服我们的惰性。
犹记得一年之前,我还在北京通州,在通州北苑地铁站附近,有一家味道绝好的陕西小吃店。
那是大夏天,我在两张餐巾纸上记满几十个关键词,那些关键词都是我从阅读中总结出来的核心概念。
炎炎夏日,在那个店里吃着爽中带滑的凉皮,一遍就看着那些概念回顾知识点。
特么我只是想说,我对那个场景之所以还念念不忘,那是因为我使用「记录关键词---按照关键词回顾」的方式,搞得一年之后,我竟然还能回忆那些关键词中的许多个。
虽然那不是严谨的康奈尔笔记法,但其精髓是一致的,这也是我想要苦口婆心想要表达的:
重要的是,你真的要去把右边的知识点总结成关键词放到左边----这是简化,你真的要去遮住左边的关键词回顾右边的知识点----这是背诵,你真的要能经常花一些时间去重复以上两个步骤----这是复习。
换句话说,你得老老实实的把康奈尔笔记法的流程都走完,这个笔记方法的功效才能爆发出来。
PS.康内尔笔记法里给出的一些步骤名称,自以为有些不那么贴切,但不用在意啦。
PS.有人问一本书读完就忘了怎么办,其实康奈尔大法极好用,你把读过的书都变成知识要点,再提炼成一系列的关键词,你多次根据关键词回顾知识要点,整本书的主要内容就尽在囊中。
PS.如果有人不喜欢拿纸去遮住右边的笔记栏,同时又喜欢使用思维导图记录笔记,那么之需要多做一步“提炼”的工作,把关键词提炼出来,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本身具有的「折叠子主题」功能实现遮挡效果。
2、 赋予意义感的正确打开方式
动机是学习活动的终极动力。
学一些枯燥内容的时候,确实需要一些意义感的支撑----但这东西也并非总是时时需要,但用到它的,都是关键时刻。
比如初学之时,比如学到遇到瓶颈之时,比如对内容产生抵触情绪之时……你就得知道自己所学内容的意义,意义感能够支撑你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