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知自己不是聪明人,但是在学校的时候,看到那些聪明的尖子生同时也很努力的时候,就会心想:“哇,那家伙将来应该会变得很牛逼吧。”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意识到不一定是这样的。
我认识的一些人很聪明,有很强的职业道德,尽管事业发展得不错,但我发现还有其他人,他们看起来并不是我从小羡慕的聪明类型,但...他们做得更好,而且这些人的数量还真不少。
反倒是,我看到很多聪明的人,总是无法获得事业的成功,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吗?
肯定不是的,因为成功涉及的因素很多,再如小时候那般以为聪明+努力就可以获得成功,真的就太单纯了,是很弟弟的想法。
出了学校之后,你会发现人际关系很重要,拥有身体健康等等以前你压根不会去想的因素,其实都跟你的事业发展息息相关。
是的,聪明和努力很重要,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不容忽视的东西。
下面总结了6个聪明人容易忽视的方面,你可以自查有无:
1.不接触新朋友。
想想看,你有多久没认识新的朋友了?
你说有老朋友就够了。
老朋友相处不累,你们知道彼此的历史,可以一起开玩笑。
从情感上来说,有老朋友,确实够了。
但从发展角度看,光有老朋友,是不够的。
老朋友的问题是,你们的想法已经趋同----大家不就是因为价值观趋同才能成为好朋友的吗?
所以,很多时候就很难避免,相同的想法一遍又一遍地被回收利用。
老朋友,是你用价值感构建的壁垒,在这里,你无法学习新的观点。
记住,不能让自己太舒服。
一定要去更新自己的世界。
2.不愿改变。
长时间处于同一环境中,我们会感到很舒服,也很抗拒去尝试新事物。
那么舒服,为什么要改变,对吧?
是的,听起来很对。
但再想想,你会发现它是不对劲的,因为这个世界在不停的改变。
在这急剧运转的世界里,你随时可能面临被抛弃的危险。
听说全世界500强的平均寿命也不过40年,没有哪里是可以保证你可以一直舒服下去的。
对新概念持开放态度,并对周围的世界感到好奇。
不想脱节于时代,这是一个基本的要求。
3.不愿意冒险。
聪明人经常会选择保险的那条路。
这是一个聪明人的弊端了。
聪明人从小活在亮光之中,他们习惯了接受表扬,接受称赞。
当然,煤放墙边久了,白墙也会被染黑,长期以来,享受的同时,聪明人也被这些表扬束缚着。
他们得维持自己聪明的形象,因为他们不敢去做那些不擅长的东西,因为会丢脸。
尽管这种作风保证了一定程度的安全性,但它也可能代表的是平凡。
甚至有一些聪明人,即便他们发现自己的工作不能胜任,他们想做其他事情,但又害怕这样做。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聪明人很难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如果你打算扩展到陌生的领域,请试着放下过去那些捆绑着你的东西。
这很难。但你需要这么做。
4.固执认为努力就可以获得成功
没错的,在学校的时候,这种看法基本没什么错。
你聪明了,再加上努力,确实可以比我们这些只有努力但不怎么聪明的人强很多,你完全可以睥睨人生。
可是学校的问题就真的主要比较一个人聪明和努力情况,但这两样到了现实社会里,其作用就被稀释很多。
所以,聪明人且努力的,最适合的还是在学校学习,而且主要是高考。
也并不尽然就特别适合科研,因为科研考验的东西又多了,比如创新,前面也说了,尝试新事物,这是聪明证患者的一个天堑。
5.不能做出决策。
聪明而努力的工作,确实可以打开许多门路。
不幸的是,选择太多可能与选择很少一样,都会受到限制。
就像到超市,你看到几十种罐头,一下子怔住,陷入选择瘫痪。
大量的选择使得你很难决定该做什么。
我认识一个朋友,跟她接触,你会发现她特别聪明,是我所认识的人里算是极为聪明的那种。
可是你要为她叹息,因为毕业多年,她还一事无成,关键是她没有发展出什么特别厉害的榜身技能。
她做过很多的事情,工作做过,生意做过,投资做过,但是每一样都是浅尝辄止,跳来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