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3《如何写出高转化率文案》:运用心理学法则写出好文案
这本书讲的看似讲的是文案写作技巧,实则讲的是心理学,一门教你如何影响他人决策的心理学。
书中最点题的一句话是:在文案写作领域,心理学能够教导我们的,要比文学能教我们的更多。
那这本书教了一些什么东西?
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八个字:情绪驱动行动,信息驱动分析。

情绪驱动行动
我们都知道,即便再怎么理性的人,也是存在情感的,一个人可以没有理性,但他不可能没有情感。情感是自我组成的一部分,并且它在进化的过程中变得更强也更复杂,而任何在进化过程中留存下来的东西,都不可能对我们人类一无是处,这便表明,情感必定也赋予了人类某种优势----这种就是可以增加我们的存活概率。
比如,当你被熊追赶的时候,如果你不仅理性上知道那只熊想吃掉你,同时还感到恐惧,那么你很可能会跑得更快。
情感增强了对特定事件比如危险事件的直接经验,从而增大存活概率。
这就是情绪的运作原理。
然而,这一至关重要的存活系统中存在一个漏洞,它折射出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我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基于此漏洞,精彩的文案才有机可乘,引导读者的观点,从而让读者做出“感觉正确”的选择。

信息驱动分析
很多人以为驱动我们做出决策的,有时候是情感,有时候是理性,似乎存在“小事看感觉,大事靠理性”,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的确,决定存在容易与艰难之分,容易的决定,比如购买可有可无的商品,获得乐趣等,我们经常将其归因于情绪,而将选择学校、结婚与否等艰难决定归因于理性,这是一种错误的区分,实际上,所有的决定都是情绪驱动的。
这就要说到另一个词“信息驱动”分析,这才是触及理性的部分。
“真相是,在细胞时间(细胞时间是一种足够慢的时间流速,以便神经科学家测量神经元的变化)的测量下,决定先做出,此时前额叶皮层是安静的;然后合理化才发生,此时灰质(位于前额叶皮层的)才活跃起来。”
也就是说,我们先做出决策,然后才进行分析,而决策之后的分析,我们的分析需要很多的信息,看似我们在进行理性的分析,实则只是在进行决策的合理化。
这个合理化的是否足够说服自己呢,而这就跟决策的难易程度有关,比如大的决定, 要选择什么大学、是否结婚等等,我们就需要更多更有力的信息来强化说服自己,而小的决定,一般的理由就可以说服自己。
许多文案销售者和市场营销人员,他们坚持认为,在他们的业务中,理性才是决策背后的推动力,他们错了。
那为什么很多人意识不到决策背后的推动力并非来自理性,而是来自感性呢?
根据神经学家的理论,所有的决定都是由情绪驱动的,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因为整个过程发生得太快了,那个决策,在我们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已经发生了。
是的,这是最糟糕的部分。我们安静地思考、冷静地决定,然后依然被情绪牵着鼻子走。这毫无道理、令人绝望。(乔治·艾略特《亚当·比德》)
总而言之,情绪在决策中占主导地位,无论他们是否喜欢这一点。
而只有接受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写出好文案。

如何写出一份基于情绪刺激的好文案?
第一步:建立吸引
在通过文案引起潜在读者的兴趣之前,你必须要给他们一个理由来阅读你的文案。否则,他们为什么不去刷抖音,为什么不去看电视剧,为什么非要来看你的文章?
所以需要给他们一个足够充分的理由,让他们来看你的文章。
能够抓住读者注意力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满足好奇心。
第二种,抓住读者痛点。
第一种满足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