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能力
有很多读者会崇拜一些自媒体高手,尤其是那些更新频率高、作品质量尚佳的作者,觉得那些人博闻强记,总是什么都知道。
有一次,我在线下问过一位自媒体大咖,你平时读什么书,他说,已经一年没有完整看过一本书了,我问,那你那些文章是怎么写出来的啊,里面有很多书名,并且我也看得出其中不少的引用确实都是来自书中,他说,搜的。
一篇质量上乘的文章,如果创作周期有三天的话,那么为了保证质量,可能搜索材料的时间就不会少于总创作时间的50%,他们平时是很忙的。
之前很火的一部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豆瓣9.4),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头两集我们就可以看到忙碌的贾静雯,连自己女儿的生日都忘了,这就是传统媒体人忙碌的样子,你说这样的人哪有时间去看书?
电视剧描述的新闻行业自然和现在网上的自媒体行业不同,但是他们的忙碌程度相差不多。
我提这一点,主要是很想说:请不要把所有能说会道的作者神化,你看到他们文章里提到各种知识或者小众书名,以为他们博览群书,但实际上,他们真正擅长的是信息搜索以及整合能力。
你道那些写明星八卦的,就平时死盯着明星研究,然后新闻一出来就可以对他们如数家珍啊?你道那些写社会热点的,凡一评论,就各家要点陈列,你以为他们真的见识广博哦?
当然,不排除他们真的有博闻强识,但更可能的情况是,他们的所知与你的所知,只隔了一个搜索的距离。
我这么说并不是贬低阅读的作用,我只是想借此强调,大家不要盲目的崇拜,在这个年代,就得提高搜索能力——记忆不行,搜索来补。
几个问题来测试你的“搜商”:
1、朋友说到新奇的事情,你不知道具体是怎么回事,这时你是否有上网搜索求证的习惯?20分
2、你是怎么对待网上新闻的,别人的评论出来之后,你是否会自己通过搜索了解更全面的情况?20分
3、你是否会翻墙,习惯使用谷歌?20分
4、你会使用的搜索小技巧有几个?知道一个10分,上限40分。
这几个问题只是粗略的“测试”,你看看你能得几分?
从这些常规问题,我们可以看出,要提高搜商,实质就在于,我们需要提高自己的搜索敏感,让搜索变成一种习惯。
其次,就是技术的学习,这一部分不难,只需要去网上搜一些专门的技巧来学习就可以。
“试一试”的快速行动力
这里专说那种知道怎么做却不去做的。比如有的人知道怎么赚钱,自己也有那个能力,就是不去做,等机遇过去又会黯然神伤。
为什么不去做?答案是懒、吃不了苦?但其实这些话都骂不痛当事人,我最近听到一个说法是,匮乏感。
匮乏感来自内心的深处,很可能跟你的原生家庭有关——这种匮乏感让他极度厌恶损失,厌恶回报的不确定性,这让他缺乏尝试的精神。
如果你是一枚良币,你缺少尝试的精神,最终就会面临被劣币驱逐的处境。
被动的人生,是很尴尬的。
积累的耐心
前面说要有“试一试”的快速行动力,但也要有积累的耐心,从二八原则的角度考虑,你得把自己的重心放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积累之上。
比如说写作是我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我日常可以有各种尝试,比如多外出社交啊,多参与读者互动,多阅读——沉溺于阅读也是一种会阻碍写作练习的事情,尽管大家觉得要写好东西就要多阅读,没错,但不是沉溺于阅读,志于写作的人一定要认识好写作与阅读之间的关系和界限。
...但我的重心是不能变的,任何可以阻止我写作能力积累的事情,我都会予以拒绝。
写作的核心竞争力拆开来看,要细化提高的项目可多了,比如选题能力、取标题的能力、搜索的练习、材料组织整合的能力、文章结构布局的能力,等等,每一个具体的能力指标都值得去做积累和刻意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