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一个段落:蒙上书,一个段落里面的每一个句首词汇或者中文字,画成一个圈。根据这些词的提醒,请你连贯地背诵出每一个段落。 然后,划掉其他词,每一个锻炼只剩下第一个句子的词汇或者中文字,背出来。
4.一篇课文:蒙上书,根据每一个段落的第一个单词或者中文字,请你背出全篇课文。 然后,划掉其他词,根据那篇课文的第一个段落的第一个单词或者中文字,请你滑溜溜地背出这篇课文。
5.一个题目:这是最最最最最最重要的事情,请你背下课文的题目,如果你不知道你背的课文题目是什么,你根本就不知道你在背什么。 所以,对不起,你背出来了。
6.为自己的收获点赞感谢,收藏这份背通出来的成就感,关注到内心里自己是一个能够取得进步的人~~~~然后满意而归。
唯二缺点是:可能需要点时间——但是背诵什么不需要时间呢? 如果你纠结时间的问题,那我就和你算一算,这到底是节省你时间还是多要你时间:
1.平时我们自己背,没有辅助工具,背诵起来慢吞吞,这种状态一直延续到第一次我们意识到自己的状态是“有口无心”,我们就会产生懈怠情绪----别说没有~···一是,你背的速度那么慢,二是,你发音不一定标准,这里的发音不是专指英文发音,也指中文发音,于是我发现,我的这个方法,也是一个学习普通话发音的好办法……三,最重要的是,你这种无效率的状态最使人自我怀疑打击自信,进而产生焦躁等等的情绪。
相比这些,我说的这个方法,反而是全部得以克服:
a. 朗读发音首先要求标准、清晰,纠正以前的发音习惯——打好发音根基
b. 在a的基础上,我们跟读——先是要求一个句子的熟读、接着是一个段落的连贯熟读、最后是一篇课文……
c. 在熟练跟读基础上——我们加快速度1.1X,1.2X,或者是1.3X……我可以做到1.5X,其实读起来还是很清晰的。读快了,你会发现,越读越刺激,我在进行这个升速过程的时候,简直丧心地激发了自己挑战的欲望——想要看看自己的语速极限在哪里……最后长期这样训练的结果是:有了一个能够高频发射字句的嘴皮子……“对不起,你思维好快哦,讲得有点快,等我一下”……我:哦……
d. 诸位:我只能告诉大家,一旦你进入加速跟读阶段,一旦按下第一个1.1X,你的称霸欲望、你的超越自我的欲望便被启动被激发了……当你1.2X,1.3X……实际上,对不起,你进入的实际上就是我们传说中的——“心流”——全不费工夫地居然在这里遇到了,而且只要你那天嗓子不哑(准备一点喉糖片、过程记得多次补充润滑剂)……这几乎是必然的……我还记得一个河边背诵的傍晚,摸黑回家,走过零星稻杆的田地时不小心陷泥坑里,然后我拔着泥腿子在河边洗干净,拧干裤子穿上才一脸喜悦回家。
e. 这种方法对于我这样的蠢蛋来说,相比那些玄而又玄的记忆方法,我总学不会。信任它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理由是——操作粗暴简单、效率粗暴之高、过程粗暴之高潮。
天下第一背诵法,白诗诗我独藏此一着——白诗诗第九名言。
所以,总之时间上反而是省的,效率上反而是高的。
话说回来,缺点也出奇地明显—— 不是唯二缺点,而是只剩下唯一缺点
唯一缺点是:会背得可能过于熟练,可能导致你过长时间记住你所背诵的内容,导致你嘴皮子过溜(其实还加快了你思维的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