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与父母争。
孔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意思是,如果和父母意见不同,要温言细语地规劝,如果劝了几次父母不听,就顺其自然,不必非要争出个对错。
梁启超是个孝子,既要照顾父亲,又要兼顾维新事业。
彼时家中常有客人来往,梁启超的父亲对于礼数十分挑剔,维新派的作风常惹得他不满。
梁启超无法拒绝客人上门,又不愿意惹父亲生气,于是想办法为父亲辟出一处单独的居室。
这样一来,家中有客人造访时,不必惊动父亲;没有客人上门,还可以安享家庭之乐。
老话说得好: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父母年纪大了
很多观念坚持了一辈子
有些话要顺着他们的意思说
不要因为一点小事惹他们生气
不争对错,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孝顺
.......
不与爱人争。
有些夫妻
经常会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起争执
闹到最后
往往是赢了争吵
却输了感情
真正的聪明人
宁愿嘴上吃亏
换来一家的安宁。
..................
某次,梁启超的两个孩子,被一位官员驾车撞伤。
梁启超出于一些顾虑,不愿意把这件事情闹大,只将官员派来道歉的下人训斥一顿了事。
但夫人李蕙仙护子心切,情绪十分激动,一定要面见当时的总统黎元洪,状告肇事官员。
梁启超虽然反对如此声张,但还是尊重夫人意见,并不阻拦。
他曾在家信中,对远在国外的大女儿思顺提起这件事,说:“汝母在黎极力替赔一番不是后,气亦平了,不致生病,亦大好事也”。
让总统赔不是,梁启超对夫人李蕙仙的尊重和爱护,由此可见一斑。
因为这件事闹得满城风雨,外界多有梁启超“怕老婆”的传言。
实际上,每一个“怕老婆”的故事背后,都隐藏着丈夫包容大度的心。
夫妻之间,不讲道理,只讲究包容与理解。
尤其是在一些场合,夫妻二人要一致对外,共同维护好家庭的幸福。
不与孩子争。
梁启超一生共有九个儿女,他始终以一位父亲的智慧和胸襟,保护孩子的天性。
作为清末民初最杰出的学者,梁启超通晓文学、哲学、史学、图书馆学。
他本可凭借渊博的学识,为子女指点人生,可他却从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子女们在外求学期间,所选专业方向全凭自己兴趣,梁启超也总是支持孩子们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