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善于使用窄框架的决策制定者在每次面临风险决策时都会带有偏见。
15、外部意见将注意力从当前情境的特性转移到类似情境结果的数据上。外部意见是思考计划的宽框架。风险政策在一组类似的选项中嵌入了一个特别有风险的选项,也利用了宽框架。
16、钱是衡量一个人自身利益与自我成就感的标尺。
17、奖励和惩罚带来的最终价值通常会使人有情绪反应,这是一种精神上的自我交易,而当个人成为某个机构的代理人时,就不可避免地会与该机构发生利益冲突。
18、理性的决策者只会对当前投资的未来结果感兴趣,经济人不会去考虑纠正先前的错误。
19、沉没成本悖论:当有更好的投资时,对亏损账户进行额外投资的代价高昂的错误决策。
20、人们对由于不采取行动导致的结果,比因行动而产生的结果有更强烈的情绪反应(包括后悔)。
21、后悔总是伴随着后见之明的偏见而来,所以,任何你能做的、防止后见之明的措施都有可能是有益的。在做有长远影响的决策之时,不要太过周密,但也不要完全凭偶然行事。
22、不应该过于关注自己是否会后悔,即使有些后悔,其痛心的程度也绝对会比想象中的程度轻。
23、偏好逆转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联合评估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情况的一个方面上,即A赌注没有B更稳妥,而这点在单一评估中则没那么突出。
24、某个重要的决定是受该情况下完全无关紧要的特征的控制的。
25、有确切证据证明理论是虚假时,理论也还会存在很长时间,理性代理理论模式当然也能经受住我们看到的和许多其他证据的检验。
第五部分 两个自我
1、混乱的体验以及对此体验的记忆是种认知错觉,而对这种体验的替代让我们相信过去的体验是可以被消除的。
2、经验自我无法表达自己的感受,记忆自我有时又是错的,但记忆自我可以记录体验,并掌控我们从生活中学到的东西,而决策也正是由这个自我做出的。
3、我们的记忆(系统1的作用)已变成痛苦和快乐的最强烈感受(高峰时)以及感受结束时的自身感觉。忽视过程的记忆不会为我们的偏向带来长期的愉快和短暂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