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情商: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约翰·麦考密克(4)
第四部分 机会之窗
第十二章 家庭熔炉
1、孩子是异常敏锐的学习者,家庭生活是个体情绪学习最早的学校,父母要善于充当情绪老师。父母情商高,本身就会使孩子受益无穷。
2、情绪智力是所有学习活动必不可少的基础。尽管情绪智力的形成贯穿个体的整个求学阶段,但塑造情绪智力要素的先机在人生的最早几年。父母的行为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好奇心、学习兴趣以及对局限的认识,这些素质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成功。
3、亲子互动的方式将会向孩子灌输完全不同的感受,影响他对自己以及最亲密的人的认识。纯粹的忽视可能比直接的虐待更为有害。
4、同理心的缺失会代代相传,残暴的父母在童年期必然被他们自己的父母残暴对待过。受虐儿童就像他们暴力父母的缩影,很早就学会了残暴的回应方式。
第十三章 精神创伤和情绪再学习
1、创伤后应激障碍:暴力行为的入侵性记忆,会成为强烈而持久的经验,形成条件反射。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害在于降低神经警报的设定值,使个体把日常普通的时刻当成紧急状况处理。
2、无助感来源于主观上感到特定事件压倒了一切,个体彻底被摧毁了。感到无助的人更容易在事后引发创伤后应激障碍。
3、获得性恐惧使学习和记忆的机制受到扭曲。但是,强烈的情绪记忆及其引发的思考和反应模式可以随时间而改变。
4、创伤后应激障碍复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获得安全感;记住创伤的细节并哀悼由此带来的损失;最后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
第十四章 性格非命运
1、气质类型至少可以分为四种:胆怯、大胆、乐观和忧郁。
2、基因本身不会决定行为。我们的环境、经验和知识塑造了我们的气质倾向。情绪智力不是天生的,通过正确的学习可以得到改善。童年是情绪教育的关键时机。
3、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是青少年时期,不断重复,形成情绪习惯。童年期是塑造一生情绪倾向的关键时期,童年期养成的习惯较难改变。
4、情绪智力的关键技能在童年期都有长达几年的关键时期。每个时期代表了向孩子灌输良好情绪习惯的契机,如果错失这种机会,日后对孩子进行矫正就会困难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