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弋鲤
图/来源网络,与文无关,侵删
-
作家陆苏在《小心轻放的光阴》中写过这样一句话:
“炊烟窈窕,空气微甜,草木生香,白米黑炭,铁锅柴灶,方桌长凳。简单的生活,贵重的安宁。”
生活就是这样,越是简单,越是安宁。
然而背负得太多,难免会使我们放大自身的不幸、忽略身边的幸福。
人生的路行至一半,才发现要适时为生活减负。
不役于物,不囿于心,不困于情,删繁就简,才是最好的生活状态。


不役于物,方得洒脱
黎戈在《私语书》中写道:“没有物欲拖累的心,才是轻盈的。”
深以为然。
当下,各种购物活动层出不穷,直播带货热极一时。
越来越多的人被物欲裹挟,热衷于提前消费,追求“精致”生活。
“精致穷”似乎成为一种风尚。
殊不知,提前消费透支的不仅仅是信用卡,更是我们心灵的安宁。
要知道,人生载不动太多物欲,想要的越多,身上的包袱就会越沉,前行的脚步就会越重。
相反,物质追求越低,步履越轻盈,幸福感越足。

聪明的人,明白不役于物才得洒脱。
在物质匮乏的战争年代,林徽因虽然身居陋室,却能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过着精致的生活。
她把废弃的木地板改造成质朴的小书架,用陶制土罐作为插放鲜花的花瓶;
用旧货店的老家具、二手书店的书籍,来点缀生活的边边角角,滋养心灵的每寸土地。
纵然没有丰厚的物质,林徽因依然将生活过成了一首诗。
生活不会因拥有更多的物质而变得精致,因为生活的精致并不体现在购买力上,更不建立在物质的堆砌上。
真正的精致是一种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丰俭由人,得失在己。
有人说: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场精神的修炼,越是追求物质的享受越难得到心灵的超脱。
诚然如此,人生在世,能够好好活着已然不易,何必再用过多的物质欲望为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