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一直做着这样的梦,我们的村庄成了公园的中心,游人如织,车水马龙。
经过时间的洗礼,所沉淀的唯有爱和美,丑陋和恨,要么被摧毁,要么自行灭亡。大自然的魅力在于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生命,并恰到好处地放在了该放的地方,或高山之巅,或深溪,或广袤的平原,或茂密的森林。这个世界的精彩纷呈在于有了不一样的精彩纷呈的人生,因为需要,所以存在,因为存在,所以有价值。每个人都在踮着脚尖够自己想要的幸福,哪里有什么十全十美的人生,因为有了遗憾,有了不完美,所以我们才不懈追求,不断建构我们想要的新生活,再不断推陈出新,我们便在这遗憾与满足间感受到了幸福。走过那么多艰难的路,当路上再遇到困难和崎岖,便不再是难事。
这些年,家乡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是同样的土地,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提升,耕作机械化,产值和效益大大提高。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村里的路,那条小时候大雨过后就去堵水坝的路,那条一下雨就泥泞得无法行走的路,那条一阵风吹来就卷起尘土迷眼睛的路,被硬化了,直接从村头,硬化到村子后面约两公里的已经硬化的乡道上,以前的村庄美,现在的村庄可以说是精美。村庄坐落在巨大森林公园、天然氧吧里,公园里有山,有树,有河,有形态各异的石头,一条长长的玉带嵌在群山间。年轻人都向外奔走,求学、务工、创业,到过年过节,家里有事,他们便顺着那条嵌在林间的路回家,回到村里那棵古老的大树下谈天说地、话家常。村里家家经济收入提高,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很多人家盖了楼房,买了汽车。走进每一户人家,会发现很多家庭增添了一样新的电器——电冰箱,而且都是大冰箱。
从前连工作二十分钟左右的电饭锅都舍不得用,现在使用从不停歇耗电的电冰箱也不再话下了,更不要说方便快捷、经济实惠的电饭锅和电磁炉。很少到过农村的朋友可能会好奇,农村每年宰年猪,腌腊肉,蔬菜地里现成的拔来就吃,电冰箱有什么用呢?现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已经不知高了几个八度了,大家都意识到腌制食品不如新鲜食品营养健康,所以,自己家的新鲜猪肉大都放到冰箱里冷藏着慢慢吃。还有好多人可能觉得将山珍——蘑菇,存在冰箱里,等过了有蘑菇的季节,取出来吃是只有城里人、经济条件特别好的家庭才有的情调,这种想法必须改变了。
村前村后到处是山,夏季来临山上长满各种各样蘑菇,小时候经常跟大人上山采蘑菇,慢慢地自己就可以到山上采,采蘑菇卖钱可是家里一笔可观的收入呢!那时缺钱,不缺山珍。现在村里的人几乎都不卖菌子了,不缺那点钱,山上捡回来的菌子吃不完的都放在大冰箱冷冻着,慢慢吃,过年过节或者招待客人拿出来——真正的山珍,吃不完,冰箱里存不下才会拿出去卖。常常会听到村里的老人说:“现在吃不愁,穿不愁,我倒是要好好活着呢?”村里虽然还是没有学校,但是孩子们都住校,学校住宿条件好,食堂伙食好,讲究的是营养均衡,孩子们开学由父母开车送到学校,放星期接回家,再也不用天阴天晴下雨下雪都奔走在那条小路上。村里这些年家家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重视教育,村里三十户人家陆陆续续出了市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的学生。村里那几个时时让人牵挂的特殊困难家庭被评为贫困户,每年国家给补贴,有人被安排了打扫村里道路卫生,发工资给他增加收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生活环境已然将我塑造成了一棵顶着磐石也能生长的草,一个人走了那么多的路,再是什么艰难的路也能走,更何况还是一片坦途。我和家乡早已骨肉相连,无法割舍。不论在哪里,不论什么时候,那一股乡愁都存在内心最深处。
乡愁,是那一股清泉,沁人心脾,滋润心田;乡愁是那条河,经年累月的沉淀,看到的是那澄澈的河水,是那美不胜收的景致;乡愁是那一条穿梭在林间的路,记住来路,不忘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