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忆起童年捉蝉的乐趣,心里便漾起无限的美好和快慰。
小时候生活在江南的小村,老屋门前长着几棵斑驳苍劲的杨树。每年盛夏之际,透过茂密的绿叶,传来高亢嘹亮的蝉鸣,此起彼伏,悠扬深远,让我不知不觉走进一片清凉。如今居住闹市,楼宇林立不见树林,难闻蝉声,偶去公园树荫下,听蝉的夏日交响曲,难忘而浓郁的乡情,浮出心底,怎么也挥不去。
蝉是野性的生灵。一只蝉,从虫卵长成幼虫,需要四五年的时间,经地下漫长的修身、生息、等待后,破茧而出,羽化成蝉。每当夏天的终点来临,蝉再也守不住寂寞,从全新的姿态一点点爬上高枝,突兀滚圆的眼睛探视着陌生的世界。
在我孩提时代,便与蝉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每当夏天响起“知了,知了”的悠长蝉鸣,我就再也坐不住,仰头寻觅躲在树干上的黑色精灵,而蝉十分机灵的,稍有一点动静,便会“嘶溜”一声箭一般飞走。
后来还是隔壁的福根大伯教会了我们办法:抓一把麦面粉放入碗里用水调和,和到不硬不烂,再放清水里用手反复揉捏,面粉的白浆揉捏干净后只剩下面筋。出水甩干,此时的面筋很有黏性,把它绕在长竹竿顶头当作捕捉蝉的神器。炎炎夏日,太阳从树叶间隙透过,那些蝉光顾着贪嘴,拼命地吮吸着树上的汁液,鸣声也格外响亮,轻盈透明的翅膀一闪一闪,发出耀眼的光芒,漂亮极了。我们看准了目标,把竹竿慢慢地伸过去,对准蝉翼以最快的速度一触,蝉被面筋粘住,发出“叽、叽、叽”的尖利鸣叫声。把捉来的蝉放入竹笼里,有的用绳系了,绑在树枝上,任其振翅飞翔,或听它们高唱。
待到夜晚,我和小伙伴们舍不得丢下蝉儿去安歇,便把它们放在蚊帐里。第二天清早,一声清亮的蝉鸣把沉睡的小孩从甜梦中唤醒,一眨眼,新的快乐一天又开始了……
听大人说,蝉出土蜕下的皮叫“蝉衣”,色黄而质脆,可做中药, 乡下树林里到处都是,药店还可以收购。于是,我和小伙伴们,每天清晨去林子里拾蝉蜕,居然拾掇了许多。用它们换来不少零用钱,去书店里买了平时最喜欢看的小人书……
长大了,在农村干农活,夏天午饭后,几个赤膊小伙子,会不约而同到村口高大的樟树荫里,铺上草席,躺下任蝉声催眠,在清凉世界里渐渐入梦……
光阴似箭,一转眼三十多年过去了,往事悠悠,每每忆起童年捉蝉的乐趣,心里便漾起无限的美好和快慰。想起文人墨客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的诗句,我也心生奢望:要是都市一片琼楼玉宇之中,有蝉声摧枯拉朽般此起彼伏,树下老人打盹,孩童望蝉兴叹,该有多美!(严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