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行各业都开始内卷的今天,不少年轻人开始躺平和摆烂。
“摆烂”是指事情无法向好的方向发展,于是就干脆不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而是任由其往坏的方向继续发展下去。
简单来说就是:破罐子破摔,不想干了,放弃挣扎了。
我们所有人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要努力奋斗。
拼命努力不一定成功,但要想成功一定要拼命努力。
诸如此类的话我们从小听到大。
这些话当然非常有道理。
但凡事都有两面,放弃努力的躺平摆烂一族真的一无是处吗?
如果反过来成为内卷之王,就一定是好事吗?
这让我想起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在他的《第五项修炼》中说到一个故事:
一个人不小心被卷入瀑布下的涡流中间,11月份的水温很低,人在冰水中能够生存的时间不超过100秒。
这个人被瀑布下的漩涡吸住,于是用尽全身力量向岸边游。
2分钟以后,他的力量耗尽被吸入漩涡底部,然后尸体被抛到岸边。
彼得·圣吉感叹:这个人拼命努力想达到的事情,在他放弃努力后2分钟就达到了。
因为对待漩涡的最好方式不是往外游,而是游向中心,潜入底部再游出来,这与我们学会的向岸边游的方式恰恰相反。
落水后游向岸边是对的吗?
平时是,但在漩涡里面的时候却不是。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
我们奉为真理的思维模式都会有其局限性。
努力大多数时候当然是正确的,但当方向错误的时候,越努力离目标越远。
南辕北辙的这个成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方向错了,马车跑得越快,离目标越远。
这时候,车夫要做的其实不是拼命努力让马车跑得更快,而是调整方向。
这时哪怕他停在原地,躺平摆烂也比努力强。
为什么会有人选择躺平摆烂呢?
我猜测他们遭遇了“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指一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当一个人怎么努力都效果不佳时,他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
比如你和姚明比赛打篮球,和谷爱凌比赛滑雪,和梅西比赛踢足球。
你怎么努力都比不过他们,可能你就会有习得性无助。
问题出在哪呢?
是不够努力吗?
当然不是,你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这些人。
问题出在你选择错了,你要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是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理论。
比较优势是指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
比较优势可以表述为:在两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并不是在任何产品上都是相等的。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也就是大家应该去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对国家如此,对于个人来说也是这样。
你打篮球比不过姚明,滑雪比不过谷爱凌、踢足球比不过梅西。
那你就不要和他们比这些,这是他们的比较优势。
也许你擅长做饭做家务,那你就应该和他们比做饭做家务,没准他们三个加起来也比不过你。
中国的田忌赛马故事也反映了比较优势的原理。
田忌所代表的一方的上、中、下三批马,每个层次的质量都劣于齐王的马。
但是,田忌用完全没有优势的下马对齐王有完全优势的上马,再用拥有相对比较优势上、中马对付齐王的中、下马,结果稳赢。
想明白了这些,我们再回头看躺平和摆烂的年轻人。
也许他们正处在没有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怎么努力结果都不理想的习得性无助阶段。
这时候督促他们拼命努力,效果不一定好。
在合适的时候学会放弃止损,同样是明智之举。
他们这个阶段最需要的是放弃在错误的方向努力,认真思考并找到自己的比较优势,然后去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也许不用太努力,就能轻松取得不错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