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大致意思是一个人一定是先不尊重自己(做自取其辱的事情),然后别人才会去侮辱他。
孟子不愧是亚圣,他总是能一针见血地指出许多困惑人心的问题。古往今来,的确有许多人至死都搞不懂,为交友的词语什么别人会不尊重自己。有的人是承受不了别人的尊重,别人稍微对他好些,就得意忘形,反倒做出伤害别人的事来;有些人看似一直受人尊重,但是一旦他手中的权力不再,立即就被人冷落,甚至被人落井下石……所有这些看似复杂的问题,都可以归集成一个问题,那就是人应该交友投分切磨箴规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自省,也就是说,人应该学会认识自己。
大多数时候,人们能很容易就可发现别人的不足之处,对别人的不当行为一目了然,在看到令自己很生气或者很鄙视的事情时,往往会忍不住地指摘几句,甚至会破口大骂,做出侮辱人的言行来。
我们能够了解我们为何会做出侮辱人的言行,也就能够理解别人为什么会对我们做出类似的行为了。因此,当我们觉得招致别人的侮辱,在觉得在生气的同时,也的确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有什么不当的地方了。
一个尊重自己的人,通常来讲,表现在这个人能时时处处做到:自尊、自爱、自信、自省、自强。因此,当我们觉得受到别人的侮辱时,我们就应该首先思考一下,过往的言行是否有不妥当的地方。
在《孟子.离娄下》中,孟子谈到了他非常著名的“三自反”,孟子曰:“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
意思非常清楚,别人待我不好,我该先问问自己是否有不仁无礼之处,如果觉得自己没做错,但是那个人还是如此蛮横无礼地对待我,我该接着反思,是否我为人不够忠诚?如果自认为为人忠诚了,但那个人还是蛮横无礼,这时候,君子就可以说他不过是个无知妄为的人,这种人跟禽兽差不多,君子又怎么会同他计较呢?
从孟子前后谈人为什么会招致侮辱与如何正确地对待侮辱的问题,人们可以发现,孟子在这个问题上分析得非常的明白与透彻。归纳起来,大概就是,自己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被别人发现了,因此招致了别人的蛮横无礼的对待,也就是“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但有时,可能错不在我们自己,如何判定呢?要反复地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深刻地反思,看自己究竟有没有做不对的地方,如果真的没有,那就可以坦荡地面对别人的不公对待了。
可能做起来很难,但至少,我们可以先从尊重他人与尊重自己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