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声领域,公司是国内较早研发并全面掌握彩超设备及探头核心技术的企业,近 年来先后推出 S60、P60 系列高端彩超,成为国内少数推出高端彩超的厂家之一。开立 研发生产的超声产品已覆盖高、中、低端等多层次用户需求,最新推出的高端彩超 S60 和 P60 系列产品已获得三甲医院专家的高度认可。目前,公司超声产品已成为超声诊断 设备市场的中坚力量。
在内窥镜领域,公司推出了全高清消化道内窥软镜系统、三芯片 2k 硬镜、4k 硬镜 系统等产品,全面覆盖软镜高、中、低端市场和硬镜市场。目前公司已经具备高性能镜 体制造、内镜用超声探头、软镜镜体制成等多项先进内窥镜技术和工艺。软镜方面,公 司自主研发的 HD-550 系列高清内镜,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认可,代表了目前国产内镜 的领先水平。硬镜方面,公司先后推出 SV-M2K30、SV-M4K30,同开立腹腔镜超声系 统相结合,开立在成为国内唯一可提供硬镜-超声联合解决方案的厂商。
在中长期产品线布局上,除了超声和软镜产品线,公司的血管内超声(IVUS)、超 声内镜、镜下治疗器具等产品线也都在研发中,整体产品技术定位领先。以现有产品为 基础,公司已率先研发推出血管内超声(IVUS)、超声内镜两大高端产品,填补了国内 医疗器械行业在两个领域的空白,公司预计 2022 下半年正式获得注册证。内镜下治疗 器具也是公司中长期规划的产品线,以子公司威尔逊为载体,发挥公司研发特长,未来 将逐步推出高端治疗器具,实现进口替代。
2. 超声赛道较为成熟,下沉市场仍有潜力
超声医学影像设备可分为黑白超与全数字彩超,具备安全、无创、应用广泛、实时、 经济、便携等优点,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超声医学影像设备是医院、影像中心等医疗机 构内常用的临床诊断仪器,其应用领域由早期的腹部及妇产科诊断,拓展至心血管、神 经、肌肉骨骼等多领域临床诊断,并逐步渗透至超声引导介入等非诊断领域,临床应用 范围不断扩大。

2.1 中国超声设备市场 2016-2020 年 CAGR 为 10.0%,市场较为成熟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和头豹研究院报告显示,中国超声设备 2016-2020 年市场规模由 86.7 亿元增至 127.0 亿元,CAGR 为 10.0%。我们认为,中国超声市场未来增速平稳, 处于发展成熟期,竞争激烈,公立医院基本已经配臵超声设备。存量市场主要依靠超声 设备的更新换代,增量市场主要依靠私立医院的开设、基层医疗的扩建和公立医院新科 室的扩建。

2.2 国产超声技术逐渐成熟,替代率逐年变高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和头豹研究院报告显示,中国超声市场国产厂商在低端市场占比 较高,中高端市场主要被国外厂商垄断,随着国产厂商技术逐渐成熟,预计未来中端彩 超国产化率稳步上升。报告显示,高端超声设备主要集中在心脏超声、妇科超声领域, 平均售价为 250 万元,2017-2020 年国产化率在 10%左右。中端超声设备主要集中在全 身超声设备,平均售价 50 万元,2017-2020 年国产化率稳步上升,2020 年为 36%。低 端超声设备主要集中在探头较少的全身超声设备,平均售价 10 万元,由于超声设备市 场成熟,低端产品逐渐被淘汰,2017-2020 年国产化率由 92.5%降至 70%。
进口超声厂商呈现“GPS”的稳定竞争格局,国产超声在中低端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进口设备以高端超声设备为主,以通用电气(GE)、飞利浦(Philips)、西门子(Siemens) 为主要生产企业,呈现较为稳定的三足鼎立的局面,西门子的超声设备销量逐渐下滑, 三星、日立及其他进口厂商占据剩余 10%的市场份额,国产超声设备以迈瑞、开立、汕 头超声为主,竞争较为激烈,主要原因在于中国超声厂商都在抢占中低端超声设备的市场,可替代性较高,需要提升技术壁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