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受洛杉矶奥运会开幕式启发,黄一鹤想将第三届春晚办得恢弘,便将场地定在工人体育馆。
但技术没跟上,场地没暖气,通讯设备掉链子,灯光也出了问题。
事后,群众写去信批评,央视在新闻联播致歉。
这要放在今天.......
得,想都不敢想。
发掘陈佩斯、朱时茂的是相声演员姜昆,他不仅挖了这俩宝,还挖了另一宝——赵本山。
1987年那会儿,姜昆红得发紫,却在铁岭巡演时碰了钉子,铁岭人民嘴不留情"跟俺们那旮的赵本山比起来差老远了"。
姜昆倒要看看这姓赵的是何方神圣,结果看了出他的《瞎子观灯》就被逗得前仰后合,服了,有意挖他。
后来郭德纲讲,赵本山能登春晚,除了姜昆挖掘,还靠一车茅台打点。
《瞎子观灯》,潘长江与赵本山
有人上春晚不遗余力求机会,有人上春晚不费吹灰之力。
说的正是赵丽蓉。
赵丽蓉生于1928年,长于戏院,后学评剧,以彩旦出名,所谓"彩旦",即"配角""丑角"。
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曾夸她"一人千面,当之无愧",尚小云为她题字"雅俗共赏",梅兰芳则送给她一张自己穿西服的照片。
可见其实力不俗。
春晚筹备组有两人是赵丽蓉的戏迷,力荐她上春晚。
赵丽蓉得了消息,有些犹豫,也怕给评剧人丢面,便给筹备组提了两个要求,剧本求好,人物求新。
1988年,赵丽蓉首登春晚,作品是《急诊》,搭档里有"济公"游本昌。
一口唐山音,发髻梳在后,演一溺爱孩子的姥姥,有句台词挺传神:
"现在小孩作业那叫一个难,3加6就行了,还减去个5,这不是长虫(蛇)跟王八打架,净绕脖子。"
赵本山就慢了点,两年后才登上春晚,演《相亲》。
农村人,歪帽檐,舞台形象自此定住,开场来段顺口溜也成了他的特色:
"你说我儿子净出新鲜事儿,竟让我这当爹的替他相媳妇儿;我说不来吧,他就跟我来气儿;那孩子哪点都好,就是有点驴脾气儿。"
结果一炮而红。
自此,陈佩斯、赵丽蓉、赵本山,小品三巨头,齐了。
1990年至2000年,可称作"诸神时代"。
若问春晚舞台上极为精彩的春晚小品,《主角与配角》理应在其中。
表演妙,台词巧,梗多活好,能咂摸回味良久:
"没想到啊没想到,你朱时茂这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叛变革命了?"
"是你把鬼子引到这来的?"
"你还管得了观众爱看什么吗?"
《主角和配角》可视作陈朱二人的春晚创作峰值,此后下滑,《警察与小偷》算佳作,但《大变活人》与《王爷和邮差》远非两人该有的水准。
个中博弈,几方制衡,让人想起陈佩斯挺不客气的一段话:
"那儿已经不是一个创作的氛围,所有在那里工作的人都以老大自居,都是爷,谁都惹不起......工作就这么粗糙。"
小品人脾气都倔。
赵本山的《牛大叔"提干"》,原剧本是写乡政府铺张吃喝,后经审查改成企业经理,力度削弱不少。
他故意留了一手在排练时没露,到了直播时拎着一串甲鱼蛋说:"扯蛋扯蛋,是不是打这来的",结尾又回扣了一句"事儿没办成,在这学会扯蛋了。"
台下直接笑喷了,他分明话里有话。
挺狂。
赵本山的小品讽刺意味极浓,其中又以《拜年》《卖拐》《卖车》《心病》最甚,也是这几个作品捧出了"铁三角"赵本山、范伟、高秀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