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知,铁三角背后还有跟支柱——编剧何庆魁。
何庆魁的语言包袱一绝,仅《拜年》就有:
"地球非得围你转?你是太阳啊?!"
"产房传喜讯,人家升(官)了!"
"耗子给猫当三陪,你挣钱不要命了!"
其它就更多了,数不胜数:
"忽悠,接着忽悠。"
"不打针不吃药,就是坐着跟你唠。"
"双脚离地了,病毒就关闭了,聪明的智商又占领高地了。"
更有神来之笔"母猪的产后护理""要啥自行车""没事走两步"。
赵本山与宋丹丹的《昨天 今天 明天》《钟点工》亦是出自何庆魁之手,拍电视剧《刘老根》,何庆魁也在其中出了不少力。
高秀敏对何庆魁有知遇之恩,高出名时,何还名不见经传,高一路举荐何,之后两人情愫渐生。
何庆魁给赵本山写本子有个条件,春晚得带上高秀敏。
2004年左右,高秀敏与赵本山闹掰,何庆魁便不再与赵合作。
赵本山知人善用,何庆魁走后,还有其他人。
《昨天 今天 明天》打响了"白云黑土cp"第一枪,第二部《说事儿》也没拉后腿。
贡献的梗包括但不限于"四十一天的貂绒""拉砖的拖拉机""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以及"凑活过呗,还能离咋滴""女人嘛,就要对自己狠一点"。
对了,还有被用来糊墙和擦腚的白云著作《月子》。
《说事儿》的编剧叫张猛,后来他拍了部好片,叫《钢的琴》。
《钢的琴》
相比于陈佩斯的嬉笑不恭,赵本山的锐利不忿,赵丽蓉更像居于两者之间,她有讽刺,但包裹在圆滑温和的表演之中。
巩汉林曾讲,初见赵丽蓉完全是小迷弟心态,紧张得不行。
倒是赵丽蓉说了句"哎呀,这是儿子来了是吧",把他拉到旁边坐下。
叫"儿子"是因两人首次春晚合作演母子。
中途还有个插曲,导演组曾想把巩汉林拿掉,是赵丽蓉保他,后来,巩汉林喊赵丽蓉"赵妈",也叫一声"老太太"。
两人最经典的作品当然是《打工奇遇》。
"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这酒怎么样,听我给你吹.....其实就是那二锅头兑的白开水",讽刺的是当年天价白菜事件。
词儿看过的人几乎可以默背下来,老太太的神情动作也能重现于脑海中。
还有那挥毫泼墨的四个字"货真价实"。
春晚播出后,有许多企业想邀赵丽蓉来题字,被婉拒。
其实赵丽蓉自小不识字,"货真价实"这四个字她练了足足四个月,就为了台上几秒钟。
不逊行家。
可惜,那时所有人都还不懂,一切都早埋下伏笔。
只待日后许多年才读懂大笑背后的草蛇灰线。
1995年,排练小品《如此包装》时,赵丽蓉查出骨质疏松,膝关节需要做手术。眼看春晚在即,不愿停下。
当晚演出却出了事,在演到"你说难受不难受"时,赵丽蓉一个踉跄嗑到地上,观众以为这是提前排好的小包袱。等赵丽蓉再站起时,表情略显痛苦,也只当是表演得恰当好处。
台上撑着,下台腿已经瘸了,当晚便进了医院。
四年后排练《老将出马》,赵丽蓉突然咳血,照旧马不停蹄地投入排练。家人先一步知道检查结果,选择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