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主因为亲眼目睹母亲自杀,从压抑到逐渐癫狂。
本来看到这,蝉主都要被代入进去了,结果镜头一转——
怎么说呢,明明情绪都渲染到这里,啪的一下,一盆凉水头从有泼到尾,形成一种割裂感。
再说说被人吐槽最多的百里弘毅,作为承担百分之九十弹幕的流量 top,在剧里面是这样描述的。
翻译下就是" 木石之心 " 的技术宅。
但……
再不通人情世故,看到自己父亲突然中毒身亡,也不至于这般淡定吧?
但后面得知父亲死因线索时,处理的就比前面好很多,让人看到了愤怒和克制的一面。
然而让蝉主不理解的是。
只要百里弘毅一出场,灯光和后期就像是换了一批人。各种慢镜头,各种 360 ° 找光找角度,铁了心要把剧情往颜值上面靠。
果不其然,打开弹幕。
满屏的彩虹屁,让好不容易营造的悬疑氛围,一秒回到大型追星现场。
殊不知,大制作换不来好口碑。一部剧的质量,不应该以滤镜和服化道为准则,回归剧情本身才是 " 正道 "。
尊重观众,才是一个电视剧最基本的事。
粉黑大战,到底谁最惨?
不得不说,《风起洛阳》从开播到现在,争议就没停过。
原本计划晚上八点上线,结果因为 " 技术原因 " 硬是推迟了近一个小时播出。
谁也没想到,这一波神之操作却引发了豆瓣评分的 " 粉黑大战 "。
剧还没开播,大量一星差评和五星好评涌入,豆瓣评论区直接提前过年。
最令人费解的的是,明明剧还没开播,但评论却大多跟剧情有关……
两边吵的不可开交,不仅暴露了饭圈的控评恶行,撕开了 " 粉黑大战 " 的遮羞布,还让近年来屡遭争议的豆瓣评分再次被质疑。
如今," 流量滤镜 " 在一部剧占据的比重越来越高。
不可否认的是,顶级流量的加入给剧方省了不少宣传费。粉丝自发成为自来水疯狂安利,为爱发电,对于一部大制作的 S 剧能否收回成本是很有必要的。
在这种大环境下,制作方也越来越懂得讨好粉丝,在番位上一碗水端平还不够,又开始琢磨在每集的标题上做文章。
懂不懂什么叫取名的艺术?
如此费尽心思的讨好粉丝,结果却是——
稍有不慎就会被粉丝裹挟。
但,即使被粉丝骂得狗血淋头,剧方也只能强行接着。因为打从一开始 " 白嫖 " 流量时,这个局面就已经注定了。
对于粉丝来说,剧并不重要,哥哥才是整部剧唯一的光。
至于其它人?" 无关紧要 " 的戏份都可以删删。
长期以往,被流量裹挟的制作方,只会越来越会量身订制 " 粉丝剧 "。粉丝捧得开心,剧方赚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