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密者父女去见王一博扮演的百里弘毅,被黄轩扮演的高秉烛误会,两人自此产生交集。
转移高秉烛的路上,大理寺、内卫纷纷有人命丧当场,高秉烛被误会是凶手,宋茜扮演的武思月誓要调查出真相,上了高秉烛的船。
高秉烛出现在百里延的死亡现场,被百里弘毅误会,查案后两人关系破冰。
高秉烛又出现在宋轶扮演的七娘其叔父柳襄的死亡现场,被七娘当场目睹,又被百里弘毅和武思月同时误会。
诸如此类的问题,《风起洛阳》里还有不少,作为一部主打悬疑的作品,这算是一大遗憾,檀香木没用来做官帽椅,挺可惜的,但拿这部剧当个消遣看一看,还是足够的。
至于很多观众大家探讨的演技问题,简单聊聊。
黄轩扮演的高秉烛除了偶有无法理解的邪魅一笑外,总体来说还算是不错,算是撑起了这部剧。他今年接戏的水准有所提高,告别《创业时代》和《完美关系》,拍《山海情》和《风起洛阳》以及《乌海》,是对自己演艺生涯负责的表现。
如果说黄轩是无功无过,那么宋茜则值得一个小红花。对比去当年她在电梯里的尬戏名场面,《风起洛阳》里的宋茜已经进步太多。
这不是高级黑,对于本没有表演基础的演员来说,太高的要求其实意义不大。
至于王一博你不好去下定论,我没看过压根不存在的原著小说,所以无法判定全程一个表情的王一博到底是受限于自身,还是导演让其为之。
对他在剧集中的演技评判,低情商就是面瘫无演技辣眼睛,高情商则是不苟言笑沉稳冷静。
非得说是 " 一个王一博毁了一部剧 " 吗?没必要,也没意思。
选角怪不到演员身上,一个演员也未必就能有那么大的破坏力。
至于《风起洛阳》其余的角色,几乎都是熟脸,熟脸的另一层含义就是不出错。
宋轶凭《赘婿》苏檀儿光芒万丈,《风起洛阳》里的七娘几乎一个模子。
刘端端以《庆余年》皇子出圈,《风起洛阳》就让他担任东川王。
张俪以《远大前程》小阿悄一角让人侧目,《风起洛阳》里继续出演同样类型的窈娘。
张晞临、高曙光、冯晖我简直怀疑是 " 捆绑销售 ",近年我们总是能在同一部剧见到这几位踏实的中年男演员。
甚至百里弘毅的跟班申非,其扮演者李俊贤被人记住的角色无论是《结爱》还是《庆余年》里,演的都是跟班。
为什么如此选角?就是怕出错。
连观众都看得出《风起洛阳》花了大钱,花了大钱更是不能出错,所以选角方面就尽可能保守。
包括剧本在内,《风起洛阳》处处标榜根据马伯庸小说《洛阳》改编,也就糊弄一下不看书的人,因为马伯庸压根没出版过一本叫做《洛阳》的小说。
全然是凭着《长安十二时辰》的大火,资本才找来马伯庸签下两部剧集改编协议,这才有了子虚有的小说《洛阳》以及另一部不知什么时候提上日程的《汴京》。
剧本找来珠玉在前的作品进行复刻,演员找不会出错的熟脸演员,《风起洛阳》处处充满着小心。
重点来了,那么为什么还会找来明知会备受争议的流量大户 " 王一博 "" 宋茜 "?
答案就在问题里,因为他们是 " 流量大户 "。
没有流量演员的剧当然也有机会火,甚至能火到全民讨论,《人民的名义》、《都挺好》就是极好的例子。但,有几部《人民的名义》和《都挺好》?
一旦没有流量演员,没人关注,赔了谁来担责?
去年曹骏凭借《演员请就位》重新回到观众面前,人们高呼 " 商业价值倒数第一 " 的曹骏不该被如此对待,让他来当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