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班的日子如同监狱,每天早上不到 7 点起床,晚上 11 点才能上床睡觉,全年无休。
训练极其严苛,出一点错师傅就往死里打,早餐只有一杯热盐水,午饭是一小块馒头,要在水里泡发了吃才能勉强填饱肚子。
每个人都跟师傅签下了生死状,贱命一条,打死无怨。
这段暗无天日的日子看不到一点未来,他一心想逃离。
学艺第十年,邵氏这时看中了他,想签他做武师,但尊龙选择了接受美国一对夫妇的资助,踏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
在飞机上,他给自己起了一个英文名字,JohnLone,中音便是尊龙。
龙代表祖国,而 lone 是寂寞。
到了美国的尊龙在迪士尼打过工,刷过盘子,卖过酒,做过厨子。自学了几年英语后,他进入了美国戏剧艺术学院学习。
东方面孔在好莱坞并不好立足,尊龙跑了八年龙套,曾为了一个只有一句话的售票员角色跟上百人竞争。
受尽各种歧视后,他才终于在电影【冰人四万年】中崭露头角。
作为男一号,尊龙在里面没有一句台词,仅靠眼神、表情、肢体语言去传递感情,将原始人野蛮、暴躁外壳下与现代人无法交流的孤独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个角色至今仍是尊龙演艺生涯里的最爱。
迈克尔 . 西米诺看中他,为他量身打造了唐人街版的 " 教父 " ——电影【龙年】,这部电影在国内并不是太受欢迎,有一些涉嫌种族歧视的情节。
但尊龙在其中大放异彩,出演风流倜傥、心狠手辣的华人街黑老大,风头力压男一号。
【龙年】上映没多久,贝托鲁奇开始筹拍【末代皇帝】,尊龙是第一个来试镜的演员,被导演一眼相中。
但是贝托鲁奇不相信选角会这么顺利,又陆陆续续面试了大量候选人,拖了九个月,发现还是尊龙最好。
我一直觉得演溥仪最好的两个人,一个是尊龙,一个是黄子华。这两个人的经历有一个致命的相似处,那就是都有个被抛弃的童年。
那份孤独与脆弱,演不出来,是童年烙印在胸口的伤痕。
还有谁能比真正的弃儿更适合演这位历史的弃儿?
【末代皇帝】为尊龙赢得了至高的荣耀,打开了世界的大门,但他回中国发展的路却并不顺利,【霸王别姬】是绕不开的一根刺。
【霸王别姬】的换角风波简直可以写成一部罗生门,尊龙和张国荣的粉丝为此吵得异常激烈,其实这件事并不存在谁撬谁的墙角。
这部戏的第一人选确实是张国荣。
作家李碧华是张国荣的好友兼粉丝,写霸王别姬时就是照着张国荣的形象勾勒的程蝶衣。
但是张国荣的经纪人不愿意当时正如日中天的天王偶像出演这类题材,双方拖拖拉拉没谈拢,制片人徐枫就开始接洽尊龙。
尊龙爱极了这个故事,程蝶衣的经历与他实在太像,他觉得这个简直就是自己的自传,所以格外积极地争取出演,不但自降片酬,甚至推掉了很多好莱坞的片约。
徐枫也看中了尊龙的名气与资历,甚至对外发出了尊龙出演的新闻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