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金牌绿叶尹正,承担了和沈腾差不多的功能,也是喜剧工具人,但他扮演的大哥角色也中道崩殂了:游个泳给游丢了。
这两个喜剧角色一个消失、一个下线,让观众看到一半就开始摸不着头脑——以为自己在看喜剧,结果被骗了,还剩一个小时的煽情悲剧等着你。
说实话,所有出场的演员,包括年轻的男女主角刘昊然与刘浩存,演技都发挥得都有的放矢、张弛有度,甚至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一个演员拖了电影的后腿。
但这部电影还是以速度 80 迈扑街了。这个锅除了韩寒,没人能替他背。
正如豆瓣评价所说,《四海》想缝合的东西太多了。韩寒都拍了四部电影了,依旧做不到一次只讲好一个故事。
整部影片的节奏七零八落,东倒西歪。看完之后抖落抖落,能洒出来一大堆标签:父子亲情、兄弟义气、爱情片、公路片、赛车片、喜剧片、悲剧片。每一个类型都讲了,每一个类型都没讲好。
一开场是沈腾和刘昊然父子对手戏。
不在场的父亲,叛逆期的儿子,几乎是韩寒元宇宙亘古不变的母题。当你兴致满满地期待着,以为韩寒要从父子和解的角度拆解一部电影时,沈腾的部分没头没尾地戛然而止。
沈腾扮演的远走高飞又归来寻子的父亲,除了抛出了 " 吴仁腾 " 和 " 吴仁耀 " 的谐音梗,和几个隔靴搔痒的小品段子之外,几乎没有其他叙事功能。
紧接着,电影又续上了尹正和刘昊然之间的兄弟情谊。
为了追到尹正的妹妹刘浩存,刘昊然加入了尹正的盲流子摩托车队。上一秒正兄弟情深呢,下一秒尹正就掉海里了。人没了,只剩下一屁股网贷留给男女主还债。
兄弟情也这么颤颤巍巍地断了。
为了给尹正还债,男女主跑到广州打工。
整部电影又一个猛子扎进了现实主义,聚焦小镇青年进城务工有多苦。但是韩寒也许没有体会过小镇青年的务工艰辛,后半部分拍得非常悬浮,说真的,这方面创作应该多向贾樟柯请教。
折腾了半天,底层打工仔和厂妹的爱情也没拍出来。
爱情线找不到锚点,只剩下缱绻的文艺台词飘在空中——
" 天空不会给你答案。"
" 我们不要互相搀扶哦。"
" 你陷进去过吗。"
" 傻瓜才会陷进去。"
" 祝你以后的酒店都含早。"
回看 2014 年的《后会无期》,韩寒至少还能写出来 " 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只看利弊 "、" 喜欢是放肆,爱是克制 " 这种一眼看上去挺工整,回过神来才发现根本没啥营养的 " 金句 "。
到了 2022 年,甚至连所谓的 " 韩寒式金句 " 都退步了,甚至都找不到一句值得被互联网传播的电影台词。
且不论这些台词有多不接地气,像一个打工仔走在上班路上突然开始吟诗,没有伍迪 · 艾伦的命偏偏得了伍迪 · 艾伦的病。
更大的缺点是,无疾而终的情节太多了。
比如影片开头,就铺垫了奶奶对刘昊然有多么重要,结果把奶奶送走看雪之后,观众连奶奶的下落都不知道了。奶奶到底看到雪了吗?回家了吗?导演拍着拍着,拍忘了。
以及突然的无意义的黑屏,莫名其妙的转场,把整部电影的节奏割裂的像 PPT 一样——
刚以为是喜剧的节奏,下一幕又突然煽情;正准备努力代入煽情,下一秒又响起了宏大悲壮的配乐;悲壮还没缓过劲来,又变成了热血赛车少年;热血赛车没比完呢,又开始谈起了懵懵懂懂的恋爱。恋爱谈了一半,又要去大城市经历现实的拷打。
观众一般到了第二番就会开始疑惑了。
你说这是赛车片,那它和《头文字 D》相差了一百个《飞驰人生》;你说它是成长电影,那它甚至不如处女作《后会无期》;你说它是爱情片,男女主全程也没怎么正经谈恋爱;你说它是个人英雄主义,那力道还远远不够。太多旁枝末节,把男主的故事线切割得非常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