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有关黄磊"爹味十足"的讨论越来越多。
科普网站对这个新兴网络词汇的解释有两种:
一种是指一个男人不管是外在和内在,都充满着父爱,这点黄磊基本符合;
另一种是指,"整天想当别人爸爸、喜欢说教,却又什么都不了解,太自我、大男子主义、有点油腻"的男人。
以第二种视角解读,黄磊身上的"爹味",就带有了一些可探讨的余地。
黄磊一直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少年气"。
前些年网友说他"人设崩塌",话越来越多,有些油腻。他看得清楚,和好友高晓松说"八百年前你采访我的时候,我就是健谈的,爱做饭的,我就不是朴树那型的。"
黄磊觉得自己没什么变化,只是对比从前,如今在他的身上,已无法看到"高冷"的气质。
"文青"黄磊
"大叔"黄磊
和同时期成长起来的"文青"相比,黄磊是最先落入"凡尘"的。今天的他话多、圆滑、时不时还喜欢说两句"教你做人"的鸡汤语录,举手投足间都透露着普通中年男人的普通行为。
他越来越喜欢回忆过去,时常说不上两句话,就开始忆当年、想当初,他确实有了"爹味"。
但现实就是这样,有些男人渴望"至死是少年",有的人刚刚20岁就幻想当"全世界人民的爸爸"。
个人选择不同,结果也就不同。
没有任何波澜壮阔的故事促使黄磊"看破红尘",或许,他只是平静地接受了岁月和逐渐发福的身体。
"人长大了就是变狡猾了,就是变自嘲了。到了这个岁数也许更犹豫,但是我决定不说,我决定说就说点柴米油盐,家长里短,不往深了说。"
他离开了那个高冷的时代,挥一挥衣袖,也作别了从前的自己。
在《边走边唱》的编曲者、挚友陈志远去世之后,黄磊便连歌也不再唱了,因为他自认在音乐领域内最懂自己的人不在了。
直到几十年后,在好友老狼、郑钧到《向往的生活》做客时,他才再次唱起了歌。彼时,老狼还留着长发弹吉他,郑钧仍在摇滚,黄磊戴着墨镜,高唱着《天天想你》,然后忽然对身边的何炅说:
"这歌是陈志远写的。"
过往的日子他没忘,只是不知道该如何提起了。
1995年,黄磊24岁,和张国荣一起拍《夜半歌声》。杀青前的一个晚上,他在片场和张国荣闲聊,对方问他:"你听过这部电影里的歌曲吗?"
黄磊摇摇头,张国荣笑笑说:"那我唱给你听。"
歌曲终了,黄磊只觉得自己太牛了,"那可是张国荣,他对着我一个人唱了三首歌。"
电影拍完了,他又跟着剧组到香港参加电影首映礼,活动结束后,他去太平山顶看夜景,望着脚下万家灯火,他想:
"早晚有一天我要征服这里。"为什么征服?怎么征服?他也不知道,反正无知者无畏。
黄磊、张国荣
后来,张国荣从高楼一跃而下,黄磊也再没演过如《夜半歌声》一样的电影。
差不多20年之后,他跟着《暗恋桃花源》话剧组又到了香港,他又去了太平山顶看夜景,晚风吹过他头顶不再茂密的头发,拂过他脸上的皱纹和微挺的肚腩。
那时他又想:
"我能征服什么呀?我什么都征服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