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需要饰演的角色性格层次丰富,海清每次想着的演法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在了剧本的每一页。
她不合群,剧组聚餐,她就在酒店写人物分析,如果第二天男主涂松岩有对手戏,海清也不会放过他去吃饭,必须得多排练几次。
那是一场豪赌,海清赌赢了。电视剧《双面胶》大火,泼辣娇俏的胡丽娟也让海清正式走进了观众视野。
随后,2009 年电视剧《王贵与安娜》《蜗居》《媳妇的美好时代》接连播出。
她饰演的海萍一心想拥有自己的房子,延伸出了不少民生热点话题,对老百姓的生活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而《媳妇的美好时代》中,她与同班同学黄海波搭档,演出了一代人的悲欢喜乐 ……
海清用安娜、海萍、毛豆豆 3 个角色展现了生活的韧劲,也引爆了多次社会话题的讨论。
《媳妇的美好时代》播出时,她刚刚 33 岁,有了 " 国民媳妇 " 的称号,还获得了金鹰奖与飞天奖视后。
海清,开始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她意识到自己似乎真的红了。
《王贵与安娜》播出后,常有人偶遇海清时叫她 " 安娜 ";《蜗居》热播了,路人叫她海萍姐;《媳妇的美好时代》红了,这种称呼换成了 " 豆豆 "。
但海清没有过度关心自己到底红成哪样了,只是在意有没有把握好角色。
她始终记得电影学院老师的一句箴言:演员这一行如履薄冰,也如过眼云烟,人有可能会大红,但那红只是上天的赏赐,做演员主要就是演好戏。
与她合作过多次的编剧六六说,海清就是个侠女性格,从不出现在绯闻头条,不是明星、不用事件说话,只用演技说话,是真正的演员。
还在电影学院学习的时候,海清就了解到两条受益终生的法则。
一是:虽说出名要趁早,但出名不是人生最终目的。这是老师告诉她的。
二是:人生本就是苦的。这是自己意识到的。
学生时代,海清在拉片室看电影《八部半》,男主见主教那幕,马塞洛 · 马斯楚安尼问:
为什么我这么痛苦?
主教说,人生本来就是苦的。
海清拿这个理论问老师黄磊,亦收到相似回复。
黄磊说,人生的确是苦的,所以大家都在寻找甜。
这时海清刚二十出头。
黄磊 海清
童年就经历过家族的兴衰,以至于青春期性格坚韧、习惯忍耐和等待的海清,知道有些事情注定不属于自己。
这句对人生质感的描述,让她突然明白了人生的本质,就是 " 尽人事但要听天命 ",是接受现实,是不断失去,所以格外喜爱有人性、有瑕疵的角色。
她也觉得这层逻辑适用于自己和儿子的关系。或许,就连自己生的儿子也不一定非得属于自己。
孩子本就是完整独立的个体,只是借助自己的身体来到世上,彼此都不是对方的唯一,所以更要互相尊重。
海清与儿子蛋妞
海清 28 岁拍《双面胶》时生了儿子蛋妞。她自嘲,自己努力兼顾家庭与事业,但有时工作太忙、孩子骨折也没回去,并没有做成一个完美的母亲。
蛋妞早慧,3 岁时突然对她说,活着没有意义。
海清想起自己快 8 岁时,也问过爸爸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就跟孩子说,妈妈现在还没有找到活着的意义,我们一起寻找。
" 如果我找到了,我告诉你,如果你找到了,你来告诉妈妈。"
儿子点头,说好。
海清出演的电视剧《小欢喜》里,她演的那个 " 恨铁不成钢 " 的童文洁,常把一切殷切的渴望都给儿子。
但现实中,她与蛋妞的关系亦师亦友,是一个温和的母亲。
海清往往只是在儿子做错后,才发挥演技,扮演发火的状态,震慑孩子,告诉他这件事不能做。
有时演发火时,还会笑场。
《小欢喜》,海清
这种对儿子的尊重让蛋妞也很粘妈妈。2018 年,海清去拍摄电影《红海行动》,出发前,蛋妞非常心疼。
拍摄期间,摩洛哥卡萨布兰卡迎来春天,居住地的床单被褥和墙壁滋生了很多虫子,一夜醒来,海清的皮肤红肿成馒头,她不以为意。
拍戏间隙,就靠存在手机里的儿子影像度过。
从热爱的表演和温暖家庭里,同时汲取一点甜。
《红海行动》,海清饰战地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