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智辉也认为,虚拟主播可以作为品牌的固定资产,在未来一直使用,沉淀价值是无限的。未来虚拟形象的使用可能像每个企业都配备官网、直播间一样普遍,成为不可或缺的对外宣传窗口。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他发现虚拟人的应用场景已经越来越广泛。
结合多位受访者的观点,目前市面上探索出了三大场景。
首先是品牌代言。通过虚拟人与消费者沟通,创造情绪价值。这是目前消费者感知度最高的场景,目前已经出现了 AYAYI、翎 LING、花西子的同名品牌虚拟形象等 IP,涉及直播带货、品牌代言、综艺节目等商业领域。
AYAYI 和翎 LING 的小红书账号
随着技术的进步,品牌在打造企业形象时,也进行了多次迭代。苏浩总结,Web1.0 时代,品牌做的是静态网页官网,方便用户在互联网上搜索到自己;Web2.0 时代,品牌开始做社交媒体实现用户交互," 双微一抖一快 " 成标配,企业品牌进一步人格化和情感化,达到与消费者共情的目的;Web3.0 时代的营销,虚拟人将成为品牌链接消费者,走进未来虚拟场景的 " 引路人 ",以及品牌对外营销延伸的标志性符号,通过新的技术形式,产出更互动性更强的内容。
其次,虚拟人可以对产品进行更生动地展示,常见的有虚拟发布会、虚拟品牌活动等。
苏浩举例,现在部分汽车品牌,会在上线一款新车型时,做一个 1:1 的数字孪生建模,并建立素材库。" 未来厂商拍摄汽车的 TVC(电视广告片)时,已经不需要真车,只需要在虚拟的场景里用虚拟素材拍摄,还能够突破很多实体素材所达不到的限制。"
今年 3 月,元宇宙游戏平台 Decentraland 还举办了全球首届元宇宙时装周,60 多家时尚品牌贡献了 500 多个造型,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三大场景是,虚拟人为用户提供虚拟空间中的服务,常见的有虚拟企业展厅、虚拟营业厅等。
杨明曾带领团队为一家公司搭建了线上虚拟空间,并创造出了虚拟员工的角色,这个角色能引领用户看公司的产品和发展历史等。之后,用户或许还能在虚拟营业厅里进行缴费和社交等。
不得不说,当下的虚拟主播还受到诸多限制,是因为目前还处在智能手机时代向元宇宙时代的过渡期。苏浩称,等到元宇宙时代到来," 人货场 " 在虚拟空间重构,虚拟主播就能冲破壁垒,发挥更大价值。
而在元宇宙时代到来之前,从业者还需要在技术突破、成本降低和打好基建方面共同努力。创世伙伴 CCV 合伙人聂冬辰曾表示,目前公司的投资框架中看好两类虚拟人公司:一类是技术在行业类领先的公司,并且具备持续构建竞争壁垒的能力,能够持续领先市场或同类竞争对手;另一类是在巨头林立下,能够形成数字人平台或元宇宙平台,这类企业有更高的价值,考验的是该公司对互联网生意构建和把控能力。
总的来看,虚拟人不但是直播电商的风口,还被从业者认为是元宇宙时代的 " 探路者 "。多位受访者都建议,相对成熟的平台、机构和品牌已经提前布局,而且是把虚拟人当作一项数字资产去投入和运营,而非直播间的 " 带货工具人 ",而摩拳擦掌的中小商家还是要量力而行,最好是等到技术门槛降低后入场,性价比更高。
* 题图来源于《失控玩家》。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杨明为化名。
你在虚拟人直播间下过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