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剧本中的一场重场戏拍摄时,导演王钊和摄影长河设计了一个非常好的场面调度,动用了五头牛,三只羊,四名演员的无缝衔接长镜头。但是因为动物的调度本身比较困难,在片场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最终呈现效果也不好,只能在成片中将这些戏份都删掉了," 这是一个遗憾,好在剪辑老师后期弥补回来了,情绪还不算中断,但是如果观众仔细看,还是能看到穿帮镜头的。"
在与当地的摄影器材供应商的沟通上,也出现了问题——两天的器材人员费用超过了其他组四天的费用。王钊无奈地表示," 主要也怪我们前期没有沟通好,没想到当地的器材和人员要加班费,每超一小时,每人每小时加一百元。这种现象在北京拍摄是不可能发生的,花掉了我们一大半预算。"
有意料之外的麻烦,也有在片场依据实地情况而迸发的灵感。比如,短片第二场戏是警察到家里来找人,然后隔着铁门去叫人。其实这个铁门一开始在剧本里是没有的,但在现场看到这道铁门时,导演和摄影想到通过铁门把女孩的家设置成一个牢笼一样的东西,所有关系镜头都带上铁门。母亲和女儿内心的变化,也可以通过铁门的声音来传达给观众。同时铁门也有一些象征的含义,短片中通缉犯,女孩和母亲三人都在找一个出口,摆脱自己的困境。
《英豪》的拍摄过程相对的井然有序,这得益于十分精细的前期筹备和规划。
实际上,以足球为主题的商业片目前在国内十分少见,几乎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借鉴。而在拍摄和调度上,足球影片其实有着比剧情片多出来的额外难度——如果过于重视调度,演员就没法做到真实的比赛对抗,速度、力量和爆发都将大打折扣;而如果真刀真枪地踢,又会变得很杂乱无章,球滚到什么位置无法规定,于是便没法设计分镜,没法用镜头去处理。
于是,张金帅导演及其团队在经过充分的调研之后,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的 " 足球电影语法 "。这套语法的形成,不仅借鉴了其他体育题材电影,同时也从足球队教练的身上受益良多。
" 之前我是给他们很明确的动线,比如说‘中卫你传给中场,中场你传给边锋’,但是这样一来他们脑子里就想着说我一会传谁,没法真实地踢。但后来我看教练在场边指导的方式是,给一个大概的范围,比如说‘你们先在后场进行一个 3 打 2,然后某个球员你要进行一次突破’,这样就给了球员一个自由度,能够展现出更真实的球赛。" 张金帅说。
除了场面调度和摄影技法,邀请了真实足球队球员出演的《英豪》,还需要对这批完全没有表演经验的 " 演员 " 们进行培训," 我们花了两周的时间给他们正儿八经地上表演课。"
同样只有两天的正式拍摄时间,为了保证没有表演经验的球员们能高效完成演出,张金帅特地提前一个星期进行了试拍,在试拍的过程中不断与团队进行磨合,争取正式拍摄不出意外。" 刨除掉那场室内戏,大部分镜头都是在室外完成的,受限于光线条件,实际上每天的拍摄时间也只有早晨 8 点到下午 4 点,时间还是非常紧张。加上那两天的气温非常寒冷,球员们都穿着单衣在拍摄,有的时候就算想多保两条也有些于心不忍。"
紧凑的行程、艰苦的条件、匮乏的经验,这些都是青年影人前路上难免的障碍,而短片拍摄工作坊无疑让他们提前感受并学习到了迈过障碍的方法。导演本身就是一个极其考验综合素质的职业,如果只能写好剧本,但无法妥帖地应对和处理各种片场的临时情况,也是难堪大任的体现——
这也是短片拍摄工作坊对于产业最重要的意义所在,它用最终作品的成色,为产业挑选出真正能胜任导演职位的创作者。
用张金帅的话来说,电影市场确实需要类型片,需要商业电影,如果仅仅是艺术向的或者注重作者表达的影片出现在创投,那么那些成熟的商业片导演该如何从零起步,其实是一个问号。
或许成龙电影 A 计划,正在试着把这个问号画成一个惊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