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php?url=https://zkres1.myzaker.com/202205/62826e8eb15ec0280d6289ef_1024.jpg)
历史剧。
" 历史 " 二字就太庄严、厚重,任哪个导演都要诚惶诚恐。
从精致考究的服装、道具、妆容,到衣食住行的礼制,都像是供奉时虔诚地摆出的祭品,感觉但凡有点怠慢就不足以请出历史这尊神明。
国产历史剧卷过,讲究过。
但历史的分量,很快就在国产剧中被消解。
顺着《甄嬛传》势头推出《芈月传》,投资再上规格。
可剧中的和氏璧,变成了洁白如新的 ……
厕纸。
现在的舞蹈,哪里还讲究专业和古韵。
跳舞的没什么动作,全靠摄影、剪辑在动。
转个圈打个手花,就叫跳舞了。
历史剧当然不可能还原历史。
可是过去的历史剧,也在竭力逼近那个永远无法触碰的目标。
现在却是——我比划比划,你看个意思就是了。
02
历史剧的式微,一个标志性事件。
2007 年,《大明王朝 1566》在芒果台首播,收视垫底,严重亏本。
但同年,国产剧的观众数量、生产数量和播出数量,均是世界第一。
2009 年,陈家林说出了国产历史剧的困境:
购片方是第一把手
投资人是第二把手
大腕儿是第三把手 最后才是导演
△ 图源:东方早报
古装戏各类题材爆发,历史题材却陷入了困境。
《走向共和》播出后,遭到电视台冷处理,之后广电对历史题材的审查更加严格——
从立项开始就必须有审核专家的深度加入。
另一方面。
市场口味的变化更是关键。
做历史剧多难啊,要一点点细致的考古,考古错了还要挨骂,既要顾及美感,还得尊重真实。
网文改编的架空剧就不同了,反正无法考据,古风可以复制,剧情也可以复制。
2011 年,内地宫斗天花板《甄嬛传》大爆。
在那之后,言情、玄幻、穿越、宫斗一举取代正经严肃的历史剧,开启新的收视神话。
捧红了烂泥扶不上墙的 85 花,更养活了国产古装半壁江山。
2010 年后,豆瓣 8 分的历史剧只剩一个系列——
《大秦帝国》。
但 2020 年《大秦赋》,也没有保住这个系列的口碑。
2022 年,唯一一部(号称)历史正剧,是最近的低血压神器 。
《山河月明》。
斥资 3.2 亿,全戏骨阵容:陈宝国,张丰毅,冯绍峰。
钱是越砸越多。
创作却越来越敷衍。
朝堂之上,朱元璋给儿子配婚,下属可以随便打趣。
历史上,朱棣创立内阁,疏浚运河,数征漠北,修编大典,开创了永乐盛世。
到了剧中,怎么运筹帷幄、智斗百官,全部没有。
反而是恋爱谈得很是殷勤。
历史剧告别了历史。
这背后的原因是——
它告别了成年人。
成年人世界里权力的逻辑,知人论世的洞见,还能写进剧本吗?
那不如转向低幼的,人畜无害的情节。
二十年前 《大明宫词》。
武则天是玩弄权术的野心家,更是借男宠搔首弄姿,教育女儿的精神导师。
你看到了吧,任何男人,柔媚的,阳刚的,只要他处在女性的处境里,他就是个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