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恰同学少年》,这部2007年播出的片子,距今已经过去15年。依然记得片子播出时掀起的收视热潮,是全家老少可以一起热议的片子。老人回忆往昔,大人缅怀逝去的青春,正在上学的小孩可以学习其中的精气神。
记得初看这部片子时,小编正值年少,看得热血沸腾。如今重看,还是能被剧中展现出来的少年意气所折服。
仍是经典的青春励志片,值得细品" inline="0">这部片子放到现在依然不过时,是小编目前认为的最好的励志类青春片,很经典,所以想对此剧稍作分析其经典之处,分析有点长,啰嗦之处还望见谅。
人物立得住
这部片子讲的是毛泽东的学生时代。里面出现的人物大多是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人物。
有历史人物原型的电影电视剧其实不好拍,因为历史人物,特别是近代的历史人物,离我们很近,很多事要是编得不好,人和事有一点偏差,就会有污蔑或者洗白之嫌。但这部剧很好地综合了这些,故事叙述精彩,剧中人物非常贴近历史。先讲几个例子。
孔昭绶
孔昭绶作为新上任的一校之长,想要办好学校,至少要做到两点:一要有一批德才兼备的好老师;二要有好学生。老师他靠关系找到了当时学界著名的杨昌济,而如何招到好学生,则需要运气。
仍是经典的青春励志片,值得细品" inline="0">当时长沙各类学校兴起,什么铁路学校、肥皂学校,以及各类公立学校,招生竞争很激烈,且学费不便宜,当时民生凋敝,多的是交不起学费的贫困生。孔昭绶就抓住这个痛点,学校免学费、免食宿费还补津贴,对那些渴求读书改变命运的学子来说,第一师范成了求学的好去处。
做出这个免收学费的决定时,孔昭绶这样说:自古纨绔少伟男,我们办教育,本来就是要多招那些贫而有志的青年。要是把招生当成做生意,只顾着收学费,从学生身上发财,那学校还叫什么学校,教育还成什么教育,只剩下铜臭了。
但学校要维持开支,这些费用都从哪里来?自然是要靠孔昭绶这个校长四处去要钱了。一是找社会募捐,比如第一集的开头就是陶斯咏的长沙商会会长的父亲去学校捐款;二是靠政府拨款。
要和社会各界空口白牙地要钱、维系关系,还要平衡学校老师之间的关系,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需要很高的情商,但孔昭绶都处理得很好。
仍是经典的青春励志片,值得细品" inline="0">在电视剧中,孔昭绶看着是个老好人,对谁都笑脸以对。
和政府官员打交道,他卑躬屈膝,热情接待,学督纪墨鸿进驻第一师范时,他让出自己的校长室,只为了不得罪政府,让学校的经费及时到位。
当老师之间有矛盾时,比如考题之争,黎锦熙等人都觉得考题过于古板,孔昭绶自己都觉得不好,但出题人是德高望重的老老师袁吉六袁仲谦,不能得罪,所以孔昭绶没有私下就撤掉袁吉六的考题,而是召集大家一起讨论,最终得出新考题。
还有考试第一之争,黎锦熙和袁仲谦的看法又不同,孔昭绶又积极调解,等来了杨昌济,才让固执的袁仲谦放下成见,同意毛泽东第一的排名。
仍是经典的青春励志片,值得细品" inline="0">而当发现萧子升的考试试卷是毛泽东代写的后,他去观察几人的反应,觉得毛泽东、萧子升几人都行事光明磊落,代写是事出有因,做出了让萧子升兄弟重考的决定,让事情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