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的生产也与优酷内部逐渐稳定下来的组织、制度保障密切相关。例如,头部项目的 PMO(可以理解为 " 项目负责人制度 ")制度依旧在沿用,PMO 的好处自然在贯穿项目的全流程,让项目不再是分阶段分团队,也能通过一人 " 贯穿始终 " 快速相应合作伙伴与终端用户。
换句话说,PMO 制度正是 " 生产内容,运营内容,营销内容 " 的三角关系的产物。
将运营作为容器
好的内容需要的是更扎实的 " 死功夫 ",好的运营则需要在对内容理解基础上的 " 巧劲 "。
在 "520 片单 " 近 20 部作品当中,有 11 部作品的海报占据了长图的主体位置,细看每一张海报," 宠爱剧场 " 的 logo 和位置都相当统一。
要想让人记住美食城,可以先记住某个档口,爱情是个 " 大档口 "。选择爱情,实际上就是选择了供应量。作为 " 第一品类 ",爱情这一主题,不仅在时间上可以撑起一个剧场的持续运营(即时时都在);在内容上也能形成梯度,形成头部 + 中腰部的联动(即种种都有)。
根据艺恩数据,2021 年播出的剧集当中,爱情、古装和都市类型分别占据 30%、22.5% 和 17.6%,即便不算后两者的大量交叉,爱情也是剧集市场的第一主题,能够获得观众喜爱。
有了内容,选定了主题,接下来就是定位于 " 装盘送菜 " 的排播。一些基础的认知,已经在长视频平台的长期运行当中成为共识:例如,人群与需求的对应,并非是单一连线的,所有人都可能属于多个不同的圈层;与此对应,平台被人熟知的点,也可以通过好的档口去强化。
" 宠爱剧场 " 的诞生对应着这两种连结着内容和人群的认知。一方面,在剧集层面," 爱情 " 就是这样一个公约数;另一方面,找到需求最旺盛的品类,有助于作为有效探索的主体,当平台将内容呈现给观众时,需要用容器将美食盛起来,不断喂饱对新鲜、美味、多样内容观众保持旺盛需求的观众。
有一段时间,外界对优酷剧集的认知常常是 " 老剧上有优势 ",这一点平台仿佛并不排斥;而随着 " 宠爱剧场 " 的升级,优酷正在吸引更多的年轻女性,这一点已然在优酷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宠爱剧场累计追剧会员超过 1.3 亿。
" 好内容吸引人群 " 对原有人群也不是取代关系。对一种人群的吸引,有机会体现到总量当中,而怎样把握大众的需求与细分需求的关系,也同样是个技术活儿。
与日常的 " 一日三餐 " 不同,平台的运营,讲究的是持续不断的 " 上菜 ",面对的观众的胃口也五花八门。过去,长视频平台采用的是 " 海量上菜 " 的服务,量大管够,菜品也多,但是质量有时候就难以保证:流水席不是不能产生佳肴,但很多时候,人们先记住的还是流水席本身。
变局在于,流水席不是长视频平台好的商业模式,这一点已经逐渐被验证;各家都喊出 " 提质减量 " 的今天,菜品整体变少,就更加考验同一时间桌上菜的质量,以及如何将各种口味送到有需求的观众面前。
在贯穿与融合的思路下,市场宣发侧会给出一线的用户反馈,尽量用更加科学的经验去主力生产,供应链整合管理、制片中台这些中台、前台的管理能力,本身也是互联网与内容产业融合的合理位置;而严格的评估体系、滚雪球一般对内容的理解能力,也可以让平台能有能力甄别用户的心声,而不是机械地去理解数据。
平台之所以为平台,核心要素还是与用户的直接对接,它是消费者消费内容的直接场所,也在复杂的观看行为、付费行为等等行为当中,产生着大量的交互,成为创作者与消费者的信息中转,平台正是在这种过程当中,提高着自己在内容生产中的价值。
向人群递出名片
在 "520 片单 " 公布当天,优酷在营销端想到了不少的花样,例如去联动这近 20 部作品的超过 30 位艺人,用手写信的方式传递温暖。而在此前," 为喜欢的剧投票助力 " 的剧场内部玩法,也逐渐升级成了 " 小糖罐 " 玩法:完成任务赢取糖豆,兑换周边、剧照、明星语音。据悉,这将成为一个稳定的、长期的玩法。
整体的运营,细节的营销,呈现出了较为一体的状态,前者是信息由点及面的整合,后者是化整为零的单点突破,同样需要对内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