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半小时不到的节目中,马诺露面跟发言的时间,加起来也不过短短几分钟。
如今已无从考据那句 " 我还是坐在宝马车里哭 " 是如何变成 " 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 ",但这一微妙的延伸式改动,已经具备火爆话题的基本要素。
这句话传开后,马诺瞬间成为互联网 " 反面顶流 ",名利伴随着指责批评与谩骂,一起涌向她。
尽管骂声已成铺天盖地之势,但此时的马诺,应该还是高兴的。
对模特出身的马诺而言,上节目表演,讲惊人之语,除了挣一份收入,也要挣一些机会。
连张爱玲都赞成,出名得趁早。
这时的马诺才 20 出头,一夜之间人尽皆知。
这份礼物来得烫手,但并非全无价值。只是马诺还没机会知道,命运暗中为它标注的价格,会如此昂贵。
节目播出后,马诺手机被打爆,个人信息遭到泄露。
甚至有男嘉宾报名上节目,仅仅为了当众羞辱她。
当这个男嘉宾带着声讨马诺的目的而站在台上,要求马诺让出那个位置时,节目组表现出 " 事不关己 " 的态度,冷眼旁观。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节目组似乎有意顺着观众情绪去支持男嘉宾的行为,因为乐嘉对男嘉宾的点评是:
你内心有英雄情结。
孟非更是接话道:我觉得他对马诺说的话有点替天行道的意思。
乐嘉紧接着夸起男嘉宾:你的替天行道比别人更富有社会使命和正义感。
当孟非点名马诺最好的朋友,场上另一位女嘉宾马伊咪评价男嘉宾的言论时,马伊咪的回应竟是:我不想发表任何意见。
场上嘘声更甚,马诺孤立无援,哽咽着说了一句:其实我不是大家想的那样。
然后黯然退场。
如今再打开这段视频,弹幕上仍然充斥着叫好声。
在这之后,马诺在节目上的发言更加大胆,并常常调侃 " 宝马事件 ",颇有破罐破摔的意味。
而此时的马诺,已经是人人都能踩上一脚的存在了。
当年 10 月,某网站发表了一篇名为《富二代相亲遇上史上最刻薄的拜金女》的文章,将马诺封为 " 史上最刻薄拜金女 "。
马诺气得状告该网站,要求对方赔偿并公开道歉。
不料法院认定这是这属于 " 客观评价 ",而非 " 捏造事实 ",不存在名誉权的侵犯。
等马诺感觉到悔意时,一切已经太晚。
她在《非诚勿扰》上又待了一段时间,就匆匆牵手一个男嘉宾离开。
接着辗转于各大节目,又进娱乐圈拍戏。
但所到之处,皆非坦途。
被央视点名批评,被嘉宾围攻,被电影除名,被偷拍造谣,直到被传封杀……
事业上再无起色的马诺,却还困在恶名远扬的困境里。
她一再申辩、澄清却毫无作用,骂名如影随形。
马诺说,节目组觉得她说话不妥可以剪掉不播,舆论导向也不是她一个人带起来的。
而选择保留马诺发言的《非诚勿扰》,收视率节节攀升。
如果只谈马诺,很多人或许会觉得她活该,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那余燕和王佳的遭遇,或许更能反映出节目的问题。
余燕是《非诚勿扰》的 " 站神 "。
她的职业是摔跤运动员,拿过两届江苏省冠军,也因此身材较胖。
抱着寻找一段真挚感情的余燕,来到《非诚勿扰》,没想到一站就将近一年。
余燕给很多男嘉宾都留过灯,可惜最后都被拒绝。
在她第 62 次站上《非诚勿扰》的舞台时,一个叫张震的男嘉宾出现。
他对余燕说:我觉得我就是为了等到这一刻来把你牵走。
一句话把余燕跟观众感动得够呛。
可当余燕欢欢喜喜下台奔赴爱情时,张震却突然失联,不见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