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主持人曹可凡直言,虚假比低俗更可怕,他宁愿忍受电视节目的低俗,也不愿意忍受虚假,因为虚假带来的结果是消灭性的。
娱评人谭飞更是怒批,《非诚勿扰》让 " 娱乐至死 " 进化到更可怕的高度—— " 娱乐至贱 ":
每次节目播出都成了 " 华山论贱 ",女嘉宾们犹如犹如妖孽粉墨登场,用妖言秽语当暗器射向观众。
从《非诚勿扰》开始,电视相亲节目就开始骚扰观众。
节目上的女人为钱变贱,男人为女人变贱,栏目为噱头变贱,在 " 贱 " 字催促下,女人成了最物质化的名词。
《非诚勿扰》收视上的成功,让 " 比贱 " 成了各卫视之间的竞争利器,相亲节目成了被复制得最厉害的综艺节目。
我们并不真的需要相亲节目,那些社会的敏感点,本应得到疏导,但《非诚勿扰》却用虚假与低俗,让本可以成为缓解社会整体焦虑的节目,成了制造焦虑、加剧困境的源头之一。
谭飞的点评虽然犀利,却也精准无比。
因为在男嘉宾怒怼马诺的视频上,还充斥着 " 女人就是狗,有钱就牵走 " 等侮辱性评论。
甚至连美国《时代》周刊都表示疑惑:《中国电视相亲节目:为钱还是为爱?》。
这些年来,当时那些语惊四座的女嘉宾,没少被人拉出来反复鞭挞。
然而随着节目信息的逐渐公开,批评节目的声音,反而越来越少。
我们能看到当时年少无知的女嘉宾们,如今悔不当初的态度,但谁又能看到那些被节目误导却又无法发声的沉默观众呢?
12 年前,曾有记者问及孟非,《非诚勿扰》是否含有欺骗成分。
孟非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他把 " 作秀 " 的质疑归结到嘉宾身上去,理由是 " 每个人在公众场合都想展示出最好的一面 "。
他还点明,人们在高雅情趣方面表现出来的趣味各有不同,但是人们在低俗领域里面表现出来的爱好大致相同。
好笑的是,如此深谙大众心里与传播规律的他,却在被问到如何看待马诺爆料自己 " 被消费 " 时,露出不符水准的困惑:
马诺走红,我都不知道是为什么!
他大概是忘了自己刚刚还在分析节目成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