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追亲子综艺《爸爸去哪儿》嗑萌娃 CP 的时候,万万没想到这档综艺的长尾效应拉到了近十年后的今天。
前几天,张亮的儿子天天(张悦轩)被爆料恋爱了。
爆料一出,立马冲上了热搜。
节目播出近十年,当初的小 baby 天天也已经长成了潇洒的小小少年。
只是更没想到的是,当初这些萌娃给我们提供了多少欢乐,如今热搜下的评论就能让人有多错愕。
有人在新闻下质问:不满 18 岁就谈恋爱,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吗?
还有人操心:年纪轻轻心思放在恋爱上,学习肯定会受影响。
甚至上升到家长:这么早就谈恋爱,果然明星的孩子就是不正经。
图源:新浪微博
说起来,谈恋爱是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吗?
当然不。
说来说去,网友过不去的无非两个字:
" 早恋 "。
中文语境下," 早恋 " 似乎成了不被接受的存在。防早恋教育经,也似乎一直以来都带着中国特色。
甚至一到这类话题出现,随之而来的注定是一轮又一轮汹涌的恶意。
但 " 恋爱 " 说白了,不过是一个 " 爱 " 字,无关早晚。
至于这般如临大敌吗?
被 " 妖魔化 " 的早恋
关于天天早恋的新闻照片,长这样:
照片中,天天正微笑着揽着一个女孩,坐在饭桌前。
单看照片其实并没有太多过激行为,但无奈这届网友想象力丰富。
有人开始 " 阅读理解 ",从一个简单的拥抱,揣测到 " 性 " 身上。
有人开始人肉照片中的女孩,并进行造谣、荡妇羞辱。
几张模糊的照片,就给孩子判了刑。
事情愈演愈烈,张亮不得不亲自下场回复,平息这场风暴。
回复简单直接,一句话总结下来就是——
" 孩子我会教育,网暴小孩不可取。"
亲爹下场表明了态度,但很多云当爹的人还是不买账,执意出来掺和一脚。
无他,只因张亮他表达了 " 坦然面对青春期、尊重孩子的意愿 "。
先不说网友这管得有多宽,一刀切给 " 恋爱 " 定罪的人,又有几个敢说自己没在青春期时,对喜欢的人有过那么一丝丝憧憬呢?
青春期爱慕,本就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孩子在这个时期一方面感受着自己身体的变化,一方面也会对异性身体产生好奇(同性恋孩子同理)。
曾经的我们,分明明白那一分悸动的重量和含义。
只是长大之后,很多人却又不知何时变成了自己曾经最讨厌的人——
当早恋变成一个深植在内心深处的定时炸弹。
不仅闻之色变,甚至变本加厉地围追堵截。
网上随便一搜,就有海量 " 如何教导早恋孩子 " 之类的课程和文章。
图源:百度
仿佛一旦早恋,孩子的一生将毁于一旦。
实际上,我们都知道,青春期的萌动,多半只会止步于相互爱慕。
但父母干涉造成的压抑,却几乎是每个 80、90 后的共有记忆。
前段时间大火的电影《青春变形记》便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主角美美是个普通的女高中生,她和每个十三四岁的小女生一样春心萌动,嘴上吐槽着同学们花痴男生的行为,却逃不过对男生的好奇和欲望。
小小少女的心意,都袒露在她的作业本上——
她在作业本上把男同学画成 " 美男鱼 " 的形象。
结果事情败露,作业本被妈妈看见。
一场惊涛骇浪袭来,她成了母亲眼里低俗堕落的小孩。
美美在羞耻中否定自己,承认自己是个 " 小变态 ",变成了一个笨笨的红熊猫。
但电影迎来了一个还算完美的结局,美美坦然接受了青春期的自己的每一点变化,甚至还在妈妈面前大声说出了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