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教育,和网友对天天的叮嘱神奇的不谋而合:
早恋是一场阴谋,多和异性说一句话,就要少考 10 分。
但我们对爱的态度不该是这样的。
正确的态度,或许是黄磊这样。
早在 8 年前,黄磊就曾在一次采访中表示," 早恋这个词,就很混蛋 "。
爱很纯洁,是人本身会有的、最天然的一个东西。
又或者是张智霖和袁咏仪这样。
他们在听到儿子表示自己去约会时,第一反应是支持。
但唯独不是而现在很多大人那样——
一边看着《怦然心动》,一边让身边的孩子绝对不能怦然心动。
一边为《初恋那件小事》泪流满面,一面指责初恋都是下流、不正经。
一边歌颂爱、赞扬爱,一边又让孩子们隔绝爱、远离爱。
这样的后果是什么?
单一的教育、苍白的青春,提起来只剩《三年高考五年模拟》。
本该热血的青少年时期,变成爱的荒漠。
或许我们是时候该重温一下,杨红樱和黄磊对于爱的教育了。
控制早恋的本质,是我们自己的压抑
小时候看《家有儿女》里唱:" 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其实都一样。"
的确,8090 一代的童年都有着极高的相似性,这是由时代背景决定的。
我们生逢国家高速发展的一代,见证科技的快速更迭和变革。
也正是因此,我们身上的担子似乎也更多。
教育密不透风的高墙,就是此时开始建造,它让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埋头在高压学业里。
但谁说那个时候,我们就没有对恋爱的幻想呢?
当时最流行的杂志是《飞魔幻》《花火》《最小说》。
爆火的小说是《泡沫之夏》《那小子真帅》。
即便是在被卷子压得无法喘息的时刻,女孩们也依然有这些故事,来给青春期的自己一颗梦幻的粉红糖。
大人眼中的不务正业,恰恰是一代人继续奔跑下去的补给。
而如今我们长大了,却成了指责 " 早恋 " 声量最大的那群人。
我们究竟是在保护孩子,还是在否定那个,为青涩情感心动过的自己?
成长就是这么一件可怕的事,有时候让我们在无形之中忘记了曾经的自己。
面对早恋,我们竟然从受压迫者变成了压迫者。
那些苦口婆心的 " 为你好 ",套上了情感的糖衣,却不过是成年人的自大专治。
我们就这样,变成了双标的大人,而双标的本质是自私。是一种所谓 " 我行,你不行 " 的优越感。
但成为大人,是一个自然的生长过程,并不拥有某种特权,也不该有有阶级优越。
何况,曾经还是少年的自己,对爱是多么的憧憬和向往。
小到我们学习如何去爱花草动物,大到如何尊爱长辈。
人间万物的美好关系,都因为这个名为 " 爱 " 的水晶球,变得斑斓动人。
曾经看到过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台词,它说:人是依赖温柔的生物啊。
我们愿意为了这名为 " 爱 " 的火种欢呼雀跃。
是爱让我们成长,让我们憧憬,让我们变得坚定而有力。
早恋并不可怕,可怕的或许是过早的性行为带来的代价。
但只要合理引导就好,没必要连爱也一起抹杀。
其实很多时候,那些关于 " 早恋 " 的各种延伸,也只是大人们的无端猜测。
孩子一向天真,复杂的只有大人。
不要让罗曼蒂克的船还未出航,就沉溺于理性之海。 她刊
监制 - 她姐
作者 - Jasmine
微博 - @她刊 iii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