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电影在多重宇宙里有偏离的亚裔中年女性,譬如在热狗宇宙里“伊芙琳”是名中年拉拉,在明星宇宙里“伊芙琳”是璀璨的功夫巨星……但《妈的多重宇宙》并不是以这两个宇宙为主宇宙。在主宇宙里,一个亚裔妈妈从事的工作只能是开洗衣店,而无论穿越多少宇宙,母女关系都是她跨越不过的坎儿。

热狗宇宙里,“伊芙琳”是个拉拉
本文不想使用“刻板印象”这样的大词,因为这样的亚裔母女关系的确很具代表性,现实生活中,很多中国式母女关系仍像电影那样。但显然,不是所有亚裔母女都这一形态。可为何亚裔创作者(尤其是华裔创作者)却总是采取这一路径?大家为什么都想到一块去了?
亚裔文化在美国多元文化里属于边缘地位,亚裔创作者如若要进入主流文化的中心,就必须利用并强化自己的族裔特色,形成鲜明标签,提高辨识度。族裔文化的刻画不能对主流文化进行冒犯,而必须是屈从、弱势的姿态;它必须是不同的,又必须是普世的。显然,亚裔创作者的处境颇为艰难,想进入主流很难。固然相似的“亚裔母女”叙事更容易进入美国主流文化的视野,能提高族裔可见度,避免族裔特征在文化大熔炉中消失灭绝;可我们也要说,总是以亚裔母女关系切入叙事,总是刻画一种类型的亚裔母女关系,还是过于单一了。
活成“模范族裔”/“贤妻良母”
《妈的多重宇宙》另一个让观众感到兴奋的点是,一个亚裔大妈竟然可以成为超级英雄。虽然“尚气”才是正儿八经的漫威超级英雄,但在《妈的多重宇宙》的世界观里,伊芙琳同样承担着类似于超级英雄的使命——只有她才是拯救世界的人。
从尚气到伊芙琳,这多少让亚裔扬眉吐气,毕竟美国的主流文化里,终于有黄皮肤的超级英雄,仿佛这是亚裔得到主流社会认可的又一标志。即便美国亚裔人口已经突破2000万人,但在此之前,我们很少在好莱坞大片中看到亚裔主演,亚裔演员主要在影视剧中担任配角,提供一点笑料;或者在某些小成本的剧集中出现,服务于特定的收视人口;而在好莱坞混得风生水起的亚裔演员也屈指可数……
美国南加州大学“安纳伯格包容倡议”发布的报告显示,在2007年到2019年期间1300部最高票房电影中,以亚洲或太平洋岛民(Asians and Pacific Islanders,API)的脸孔担任主角(leads)或共同领衔主演(co-leads)的比例却只有3.4%。而且在主演群出现API面孔的44部卖座电影中,就有14部是由巨石强森(祖籍南太平洋的萨摩亚)挂帅;以API女性作为主角的比例更少了,只有6部电影。
所以杨紫琼在采访中直言,“当我接到《妈的多重宇宙》剧本时,我的情绪非常激动,同时也松了一口气,我心想:天啊,等了这么久的时间,我终于等到了这个剧本”。哪怕杨紫琼已经是好莱坞最负盛名的亚裔明星之一,可熬了这么久,才等到一部以她为第一主角的电影。电影中饰演伊芙琳丈夫的关继威的经历就更让人感慨。1980年代,关继威是参演《夺宝奇兵》《七宝奇谋》的著名华裔童星。可之后他就长时间地从大银幕消失,因为身为亚裔的他一直等不到好莱坞需要的角色,只好转战幕后。2018年的《摘星奇缘》才让他重燃当演员的梦想。所以不管怎么说,随着这些亚裔电影的大火,亚裔故事在好莱坞的能见度不断提升,亚裔演员的路径也会更为宽广。